三在第5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鐵甕獨歸三月寺,銅瓶輕掛兩潮船。 -- 出自宋·林逋·西梁山下泊船懷別潤州杲上人
- 摘索又開三兩朵,團欒空繞百千回。 -- 出自宋·林逋·又詠小梅
- 清如霜月三五夕,瘦似煙篁一兩竿。 -- 出自宋·林逋·喜皎然師見訪書贈
-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 出自唐·崔顥·邯鄲宮人怨
- 霣靈茅之三脊。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歲暮愍衰草
- 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齋。 -- 出自唐·馮延巳·采桑子·寒蟬欲報三秋候
- 寒蟬欲報三秋候,寂靜幽居。 -- 出自唐·馮延巳·采桑子·小庭雨過春將盡
-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鏡里。 -- 出自宋·曾鞏·南湖行二首
- 世間遺草三千首,林下荒墳二百年。 -- 出自宋·曾鞏·謁李白墓
- 自重肯悲三獻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 出自宋·曾鞏·送程殿丞還期
- 滄海路從三島去,玉山人到二星回。 -- 出自宋·曾鞏·厚卿子中使高麗
- 能供水石三秋興,不負江湖萬里心。 -- 出自宋·曾鞏·盆池
- 翠幕管弦三市晚,畫堂煙雨五峰秋。 -- 出自宋·曾鞏·送撫州錢郎中
- 秀色未饒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 -- 出自宋·曾鞏·以白山茶寄吳仲庶見貺佳篇依韻和酬
- 芳草連門三徑遠,朝云臨幌數峰青。 -- 出自宋·曾鞏·伯常少留別業寄詩索酒因以奉報
- 臨川城中三月雨,城東大丘汩為渚。 -- 出自宋·曾鞏·丁亥三月十五日
- 駢羅嶷嶷三秀石,叢迸娟娟兩修竹。 -- 出自宋·曾鞏·京師觀音院新堂
- 一棹五湖三島,任船兒尖要。 -- 出自宋·朱敦儒·好事近·眼里數閑人
- 蹋破十洲三洞。 -- 出自宋·朱敦儒·如夢令·盞底一盤金鳳
- 兩頓家餐三覺睡。 -- 出自宋·朱敦儒·蘇幕遮·瘦仙人
- 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 -- 出自明·朱元璋·廬山詩
- 若使只憑三杰力,猶應漢鼎一毫輕。 -- 出自唐·司空圖·雜題二首
- 海上應無三島路,人間惟有一聲歌。 -- 出自唐·司空圖·南北史感遇十首
- 髭須強染三分折,弦管遙聽一半悲。 -- 出自唐·司空圖·五十
- 年隨歷日三分盡,醉伴浮生一片閑。 -- 出自唐·司空圖·重陽山居
-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 出自唐·司空圖·紅茶花
- 鶴群長擾三珠樹,不借人間一只騎。 -- 出自唐·司空圖·自河西歸山二首
-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 出自清·鄭燮·詠雪
- 宣陽門前三月初,家家楊柳綠藏鳥。 -- 出自宋·司馬光·柳枝詞十三首
- 摘獻帝師三取二,自嘗兩顆且隨宜。 -- 出自宋·司馬光·席君從於洛城種金橘今秋始結六實以其四獻開
- 無由更續三更夢,何處飛來一點愁。 -- 出自宋·司馬光·不寐
- 欽賢高館三年別,廣漢專城百舍遙。 -- 出自宋·司馬光·和始平公長句寄漢州何學士
- 豈無開徑三人友,分著垂緌五寸冠。 -- 出自宋·司馬光·和張伯常賀遷資政
- 輕生重利三馬客,一葉直沖高浪白。 -- 出自宋·司馬光·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 師臣首冠三旌貴,歲歷行開九十新。 -- 出自宋·司馬光·慶文公八十會口號
- 已嗟漂泊三年別,更負從容十日歡。 -- 出自宋·司馬光·晨發故關寄逢吉
- 朝來賴飲三杯酒,醉臥西齋書掩扉。 -- 出自宋·司馬光·又即事二章上呈
- 官儀赫奕三種守,野意蕭疏四皓家。 -- 出自宋·司馬光·和君貺任少師園賞梅
- 公今三守三川地,咫盡嵩高未嘗至。 -- 出自宋·司馬光·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
- 歸來散盡三千客,方寤時人市道交。 -- 出自宋·司馬光·孟嘗
- 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 -- 出自宋·司馬光·和景仁夜讀試卷
- 顏貌只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 出自唐·徐凝·寄玄陽先生
- 意氣周郎三國盡,文情庾信六朝過。 -- 出自明·湯顯祖·江東歌
- 安卿此時三十余,未三十時金陵居。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
- 心深不滅三年字,病淺難銷十步香。 -- 出自明·湯顯祖·虞淡然在告
- 君家最近三茅君,我家貫看壚峰云。 -- 出自明·湯顯祖·夜聽鄧孺孝說山水
- 潮水長看三往還,交態今誰一生死。 -- 出自明·湯顯祖·吹笙歌送梅禹金(感嘆龍君揚郡丞、沈君典太
- 花一夢,柳三眠。 -- 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復幕重簾錦作天
- 即看花樹三春滿,舊數松風六月涼。 -- 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偃蹇蒼山臥北岡
- 玉軸牙簽三萬卷,環列人間東壁。 -- 出自元·元好問·念奴嬌·嚴陵臺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