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 -- 出自唐·蕭至忠·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馀字
- 御氣三秋節(jié),登高九曲門。 -- 出自唐·于經(jīng)野·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樽字
- 塔向三天迥,禪收八解空。 -- 出自唐·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
-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 -- 出自唐·鄭愔·塞外三首
- 舊邸三乘辟,佳辰萬騎留。 -- 出自唐·鄭愔·奉和幸大薦福寺(寺即中宗舊宅)
- 職優(yōu)三事老,位在百僚先。 -- 出自唐·宇文融·奉和圣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
-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 出自唐·胡皓·出峽
- 龍武三軍氣,魚鈴五校名。 -- 出自唐·許景先·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 襟帶三秦接,旂常萬乘過。 -- 出自唐·王丘·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
-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 -- 出自唐·邢巨·游春
- 水潔三空性,香沾四大身。 -- 出自唐·寇坦·同皇甫兵曹天官寺浴室新成招友人賞會
- 云從三峽起,天向數(shù)峰開。 -- 出自唐·盧象·峽中作
- 自有三農(nóng)歌帝力,還將萬庾答堯心。 -- 出自唐·徐安貞·奉和喜雪應(yīng)制
- 猿鳴三峽里,行客舊沾裳。 -- 出自唐·崔翹·送友人使夷陵
- 夜來三渚風(fēng),晨過臨淮島。 -- 出自唐·陶翰·早過臨淮
- 北虜三十萬,此中??叵?。 -- 出自唐·陶翰·出蕭關(guān)懷古
- 禮聞三年喪,爾獨(dú)終身期。 -- 出自唐·劉灣·虹縣嚴(yán)孝子墓
- 扁舟三楚客,叢竹二妃靈。 -- 出自唐·魏璀·湘靈鼓瑟
- 舊里三峰下,開門古縣前。 -- 出自唐·李嘉祐·送嚴(yán)二擢第東歸
- 關(guān)河三晉路,賓從五原人。 -- 出自唐·皇甫曾·送李中丞歸本道(一作送人作使歸)
- 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 -- 出自唐·褚朝陽·登圣善寺閣(一題作登少室山)
- 史為三墳博,郎因五字遷。 -- 出自唐·沈東美·奉和苑舍人宿直曉玩新池寄南省友
- 祝堯三老至,會禹百神迎。 -- 出自唐·苗晉卿·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 坐居三獨(dú)中,立在百僚外。 -- 出自唐·蔣冽·臺中書懷
- 流轉(zhuǎn)三千里,悲啼百萬行。 -- 出自唐·竇蒙·題弟臮述書賦后
- 光輝三獨(dú)坐,登陟五云門。 -- 出自唐·嚴(yán)維·奉和獨(dú)孤中丞游云門寺
- 柳映三橋發(fā),花連上道明。 -- 出自唐·嚴(yán)維·酬謝侍御喜王宇及第見賀不遇之作
- 三苗外,全生四紀(jì)馀。 -- 出自唐·竇?!こ晟岬苣睬锶章尻柟偕峒膽咽?/a>
- 君非三諫寤,禮許一身逃。 -- 出自唐·竇?!ぶ]三閭廟
- 馬羸三徑外,人病四愁中。 -- 出自唐·竇常·晚次方山精舍卻寄張薦員外
- 不題三五字,何以達(dá)壺公。 -- 出自唐·竇牟·陪韓院長韋河南同尋劉師不遇(三字分韻,牟
- 一生三不遇,今作老郎身。 -- 出自唐·竇牟·早入朝書事
- 匣中三尺劍,天上少微星。 -- 出自唐·竇群·草堂夜坐
- 來自三湘到五溪,青楓無樹不猿啼。 -- 出自唐·房孺復(fù)·酬竇大閑居見寄
- 應(yīng)律三陽首,朝天萬國同。 -- 出自唐·崔琮·長至日上公獻(xiàn)壽
- 若許三英隨五馬,便將濃艷斗繁紅。 -- 出自唐·楊憑·海榴
- 八月三湘道,聞猿冒雨時(shí)。 -- 出自唐·楊凝·別謫者
- 柳發(fā)三條陌,花飛六輔渠。 -- 出自唐·張南史·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 鶴病三江上,蘭衰百草中。 -- 出自唐·張南史·寄中書李舍人
-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木動(dòng)寒砧。 -- 出自唐·張南史·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 城中三畝宅。 -- 出自宋·陳堯佐·句
- 當(dāng)時(shí)三載曾無事,不放閑愁入寸心。 -- 出自宋·陳堯佐·寄題漳浦縣齋
- 威格三方,稽顙獻(xiàn)珍。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帝制五章
- 逮是三紀(jì),遠(yuǎn)俗以懷。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帝制五章
- 一心三觀休分別,秋靜山高海月明。 -- 出自宋·葉清臣·大慈寺
- 邈焉三代風(fēng),尠矣百世繼。 -- 出自宋·葉清臣·累日前伏蒙袖書臨訪并小文編及明堂圖披玩尋
- 可憐三尺英雄氣,不愧西山士大夫。 -- 出自宋·元絳·趙潛叔殉節(jié)詩
- 蓬島三番撲,瑤峰四徹繩。 -- 出自宋·元絳·因覽狀元節(jié)推和詩再和一首
- 銀色三千界,琳臺十二層。 -- 出自宋·元絳·因覽狀元節(jié)推和詩再和一首
- 略計(jì)三百州,綠衣九千人。 -- 出自宋·劉敞·八月六日寄鄰幾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