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締構三靈改,經綸五緯同。 -- 出自唐·李百藥·謁漢高廟
- 我家三島上,洞戶眺波濤。 -- 出自唐·王貞白·游仙
- 下視三界狹,但聞五濁腥。 -- 出自唐·獨孤及·題思禪寺上方
- 不嫌三徑深,為我生池塘。 -- 出自唐·獨孤及·山中春思
- 去國三千里,歸心紅粉樓。 -- 出自唐·鄭錫·出塞
- 可憐三五夕,嫵媚善為鄰。 -- 出自唐·吳融·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
- 舊賞三年斷,新期萬里賒。 -- 出自唐·吳融·追詠棠梨花十韻
- 本遺三戶在,今匝萬家通。 -- 出自唐·吳融·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 夜迷三繞鵲,晝斷一行鴻。 -- 出自唐·吳融·雪十韻
- 恩洽三時雨,歡騰萬歲雷。 -- 出自唐·吳融·奉和御制六韻
- 戍火三籠滯晚程,枯桑系馬上寒城。 -- 出自唐·吳融·蕭縣道中
- 盡見三重閣,難迷百尺樓。 -- 出自唐·吳融·敗簾六韻
- 更為三日約,高興未將闌。 -- 出自唐·吳融·和諸學士秋夕禁直偶(一作遇)雪
- 遠方三千里,發去悔不已。 -- 出自唐·張潮·雜曲歌辭·長干行
- 爛熳三春媚,參差百卉妍。 -- 出自唐·孫魴·題梅嶺泉
- 年年三月里,隨處自悠揚。 -- 出自唐·孫魴·柳絮詠
- 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 -- 出自唐·趙彥昭·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 香花三洞啟,風雨百神來。 -- 出自唐·韋渠牟·雜歌謠辭·步虛詞
- 鼓角三更夜奏嚴,夕齋清廟宿重檐。 -- 出自宋·王珪·宮詞
- 沈沈三殿燕華紳,云覆端門瑞氣新。 -- 出自宋·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 平明三殿進觴初,玉女傍邊捧道書。 -- 出自宋·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太上皇后閣
- 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諸天雨自流。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
- 洛自三陵咽,嵩猶萬歲呼。 -- 出自宋·王珪·英宗皇帝挽詞五首
- 年年三祝侯堯蓂,清曉焚香啟梵扃。 -- 出自宋·王珪·句
- 孝須三后配,禮莫一郊尊。 -- 出自宋·王珪·郊禮慶成詩
- 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 -- 出自宋·王珪·詠漢高祖
- 清文三峽水,爽氣九華秋。 -- 出自宋·王珪·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 寒漏三更急,秋江萬里橫。 -- 出自宋·王珪·金陵會月
- 杏園三月暮,花縣一回春。 -- 出自宋·王珪·挽潘昌朝
- 便令三洞張鈞樂,直許千官醉御樽。 -- 出自宋·王珪·集英殿皇子降生大燕教坊樂語口統
- 海日三竿隨放仗,春風五馬去如花。 -- 出自宋·王珪·送陸子履悠撰出守澶淵
- 家學三余足,詞場一眼空。 -- 出自宋·王珪·挽錢公起
- 筆落三千健,恩頒尺一新。 -- 出自宋·王珪·聞邵興宗拜命
- 簪纓三壽客,筆削兩朝書。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吳相公史院開局
- 德兼三代禮,功包四海圖。 -- 出自唐·岑文本·奉和正日臨朝
- 眷念三階靜,遙想二南風。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登陜州城樓應制
- 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秾李膚。 -- 出自宋·王宏·從軍行
- 玉署三時曉,金羈五日歸。 -- 出自唐·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
- 俗吏三年何足論,每將榮辱在朝昏。 -- 出自唐·郭震·寄劉校書
-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兩人。 -- 出自唐·高瑾·上元夜效小庾體
- 月光三五夜,燈焰一重春。 -- 出自唐·長孫正隱·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
- 妙域三時殿,香巖七寶宮。 -- 出自唐·武三思·秋日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
- 沙場三萬里,猛將五千兵。 -- 出自唐·喬備·出塞
- 爽塏三秦地,芳華二月初。 -- 出自唐·趙冬曦·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樂游園宴
- 二八三五閨心切,褰簾卷幔迎春節。 -- 出自唐·王琚·美女篇
- 去國三巴遠,登樓萬里春。 -- 出自唐·盧僎·南望樓
-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 出自唐·盧僎·途中口號(一作郭向詩)
- 方燒三界火,遽洗六情塵。 -- 出自唐·房融·謫南海過始興廣勝寺果上人房(一作過韶州廣
- 游客三江外,單棲百慮違。 -- 出自唐·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 天蹕三乘啟,星輿六轡行。 -- 出自唐·蕭至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