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愿言三顧慮,臥龍起南陽。 -- 出自宋·王之道·有薦胡仁叔歷陽令者仁叔以詩送知已暇日楊德
- 詞華三鳳蔚,詩律八音純。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劉春卿書懷
- 尚緩三城役,方馳六轡詢。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劉春卿書懷
- 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歡。 -- 出自宋·王之道·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
- 公田三百畝,一稔足炊{瀑氵換酉}。 -- 出自宋·王之道·告春亭詩為江寧令荀晉仲作
- 作詩三百篇,勸戒仍嘲嗤。 -- 出自宋·王之道·國清化人示寒山
- 日從三伏烈,風借九秋涼。 -- 出自宋·王之道·和鞏興宗題回峰寺贈明山主
- 乞我三百株,爛醉風前杯。 -- 出自宋·王之道·和沈元吉與唐用崔乞菊
- 不終三年淹,經作帥幕賓。 -- 出自宋·王之道·送無為宰趙渙冰仲
- 一別三年久,重來兩鬢蒼。 -- 出自宋·王之道·贈嚴彥醇
- 入室三彈指,臨淵一點顏。 -- 出自宋·王之道·東靈鷲
- 力學三年看有成,龍蛇蟠勢冀存身。 -- 出自宋·王之道·和張元禮
- 送客三溪遠,逢僧半日閒。 -- 出自宋·王之道·題法輪寺
- 誓將三寸舌,求結萬人緣。 -- 出自宋·王之道·又送道者王法圓作丐
- 明年三月見君時,慶章綬、紆銅墨。 -- 出自宋·王之道·折丹桂·雪晴山色分遙碧
- 歸然三杰峰,況是舊相識。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因老見贈
- 水驛三千里,斯游亦壯哉。 -- 出自宋·王之道·放船和子遠韻
- 靜院三更雨,樓臺一點風。 -- 出自宋·王之道·中秋
- 只消三兩聲。 -- 出自宋·嚴仁·菩薩蠻·征鴻點破空云碧
- 奏牘三千字,晁董已銷聲。 -- 出自宋·袁去華·水調歌頭·筆陣萬人敵
- 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幾度曾來。 -- 出自宋·袁去華·柳梢青·一水縈回
- 倚檐三兩竹。 -- 出自宋·袁去華·謁金門·清漢曲
- 醉伴三千珠履,如登十二瓊樓。 -- 出自宋·曾覿·西江月·醉伴三千珠履
- 那堪三載遙相憶。 -- 出自宋·曾覿·憶秦娥·西風節
- 風月三秋興,尊罍一笑同。 -- 出自宋·曾覿·南柯子/南歌子
- 普熏三界掃腥膻。 -- 出自宋·張元干·浣溪沙
- 莫道三伏熱,便是五湖秋。 -- 出自宋·張元干·水調歌頭·落景下青嶂
- 氣涌三山,醉聽五鼓,休更分今古。 -- 出自宋·張元干·念奴嬌·蕊香深處
- 對影三人,停杯一問,誰解騎鯨意。 -- 出自宋·張元干·念奴嬌·寒綃素壁
- 陶冶三高千古恨,賞我中秋清節。 -- 出自宋·張元干·念奴嬌·垂虹望極
- 必挾三靈助,能令萬國孚。 -- 出自宋·張元干·上張丞相十首
- 一別三吳地,重來二十年。 -- 出自宋·張元干·登垂虹亭二首
-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愛日烘香。 -- 出自宋·張元干·十月桃
- 血灑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 出自宋·張元干·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 出入三朝推大老,險夷一節合蒼穹。 -- 出自宋·張元干·李丞相綱生朝三首
- 不從三鎮割,安得兩宮遷。 -- 出自宋·張元干·挽少師相國李公
- 契闊三十載,邂逅天一隅。 -- 出自宋·張元干·奉酬陳端中明府長韻
- 不有三靈助,寧無四海驚。 -- 出自宋·張元干·張丞相生朝二十韻
- 老鶴三千歲,飛鵬九萬程。 -- 出自宋·張元干·張丞相生朝二十韻
- 那知三家村,有此一腐儒。 -- 出自宋·張元干·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 語離三秋風,念子萬里客。 -- 出自宋·張元干·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
- 夜久三星為粲,皓娥寧為君容。 -- 出自宋·趙彥端·朝中措·西城煙霧一重重
- 畫個三高樣。 -- 出自宋·趙彥端·點絳唇·秋入闌干
- 聞說三吳,江湖勝、從古風流。 -- 出自宋·趙彥端·新荷葉
- 未知三斗朝天去,定何似、鴻寶丹砂。 -- 出自宋·趙彥端·五彩結同心
- 海上三山元似粟。 -- 出自宋·趙彥端·憶少年·逢春如酒
- 蠶已三眠柳二眠。 -- 出自宋·周密·浣溪沙
- 誰將三十六陂春。 -- 出自宋·周密·西江月·綠綺紫絲步障
- 霽月三更,粉云千點,靜香十里。 -- 出自宋·周密·水龍吟·素鸞飛下青冥
- 此生三度試甘酸。 -- 出自宋·周紫芝·阮郎歸·西湖山下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