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贈之三百月,鼌采照鯨目。 -- 出自宋·胡銓·答單監簿
- 精兵三十萬,指顧勞呵麾。 -- 出自宋·胡銓·家訓
- 奚為三老凍且餒,不以仁政勤噓吹。 -- 出自宋·胡銓·臨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長韻答劉寺簿
- 嗟予三黜從此逝,已覺別衲風披披,扁舟卻憶剡溪老,夢寐早逐心旌馳。 -- 出自宋·胡銓·臨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長韻答劉寺簿
- 甲第三重戟,高門四列侯。 -- 出自唐·孫逖·故右丞相贈太師燕文貞公挽詞二首
- 欲盡三春賞,還欽二阮才。 -- 出自唐·孫逖·晦日與盧舍人同詣補闕城南林園
- 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 -- 出自唐·孫逖·正月十五日夜應制(一作沈佺期詩)
- 一別三年在上京,仙垣終日選群英。 -- 出自唐·令狐楚·寄禮部劉郎中
- 經營三十年,欲令子孫永保之。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南園
- 蚤逢三光五岳之氣、乍分裂,天狼下地舐血流渾渾。 -- 出自明·高啟·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
- 宮女三千罷笑喧,錦云陣冷鴛鴦死。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玉波冷雙蓮
- 陌上三月時,柔桑多綠枝。 -- 出自明·高啟·羅敷行
- 旅游三十不稱意,年登未具粥與灊。 -- 出自明·高啟·練圻老人農隱
- 縣雖三戶小,地僻罷兵防。 -- 出自明·高啟·次韻過建平縣
- 河漢三更望,江湖兩地居。 -- 出自明·高啟·夜懷王校書
- 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 出自明·高啟·江南意
- 官從三省去,僧出萬山迎。 -- 出自明·高啟·送王員外遷崇教(崇教典僧官)
- 家向三秋到,田經幾歲蕪。 -- 出自明·高啟·吳中送顧生歸海陵
- 臥思三十年來事,一半間關在亂離。 -- 出自明·高啟·夜中有感(二首)
- 今日三千牘,昭天十六奎。 -- 出自宋·晁說之·再和
- 十年三冬時,柜火簾小室。 -- 出自宋·晁說之·感事
- 夢斷三千里,愁生五兩風。 -- 出自宋·晁說之·見諸公唱和暮春詩軸次韻作九首
- 舊恐三杯竭,新添兩角寒。 -- 出自宋·晁說之·即事戲作五言
- 華陽三層上,松韻亦蕭瑟。 -- 出自宋·晁說之·題邵武軍泰寧縣葉恪循道清風樓
- 行盡三江失所夸,便教信美豈吾家。 -- 出自宋·晁說之·依韻和蔡天啟任四明絕句三首時暫來四明便還
- 仕板三十年,罪籍乃十歲。 -- 出自宋·晁說之·大熱戲作
- 效官三黜未為恨,閉戶七奔方可憐。 -- 出自宋·晁說之·題縣南莊壁
- 風雪三冬北,江潮二月時。 -- 出自宋·晁說之·風雪
- 曾子三省予未能,夫君六觀何自入。 -- 出自宋·晁說之·高藤州六觀堂
- 身到三川來,瞀瞀迷咫尺。 -- 出自宋·晁說之·三川誦杜老觀水漲詩
- 或云三千年,此土化為石。 -- 出自宋·晁說之·書觸目
- 結綬三十年,膽策未一試。 -- 出自宋·晁說之·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 喜就三冬學,仍開橘秫齏。 -- 出自宋·晁說之·次朱少章韻
- 只將三日為元巳,準擬流觴不誤期。 -- 出自宋·晁說之·三日
- 愿保三冬資我樂,更無一事使人愁。 -- 出自宋·晁說之·私愿
- 橫吹三川秋月遠,雅歌九姓暮天長。 -- 出自宋·晁說之·延安江漢堂上懷范五丈龍圖堂是五丈所建
- 避難三年百感生,眾雖溷濁自澄清。 -- 出自宋·晁說之·自適
- 一門三世行,名數文章俱。 -- 出自宋·晁說之·別後寄東萊公
-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點瑟天機鳴。 -- 出自宋·謝枋得·菖蒲歌
- 三起三眠時化運,一生一死命天常。 -- 出自宋·謝枋得·蠶
- 愁見三秋水,分為兩地泉。 -- 出自唐·沈佺期·隴頭水
- 秘略三軍動,妖氛百戰摧。 -- 出自唐·沈佺期·塞北二首
- 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 出自唐·沈佺期·紹隆寺
- 結交三十載,同游一萬里。 -- 出自唐·沈佺期·送喬隨州侃
- 鐵馬三軍去,金閨二月還。 -- 出自唐·沈佺期·春閨(一本連后雜詩三首作雜詩四首)
- 莫羨三槐森鉅府,且看三桂列華堂。 -- 出自宋·徐元杰·題金氏三桂堂
-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罷講吳僧。 -- 出自宋·劉克莊·臨江仙·玉笛鈿車當日事
- 今歲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東。 -- 出自宋·劉克莊·臨江仙·去歲越王臺上飲
- 歷事三朝,覲而執圭,祭而裸璋。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歷事三朝
- 炊煙三兩人家住。 -- 出自宋·劉克莊·踏莎行·日月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