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入山三尺童,俄頃滿檐歸。 -- 出自宋·陳普·筍
- 華陽三茅仙洞中,鳳笙隱隱和松風。 -- 出自宋·鄧林·陶通明
- 自是三郎真贗錯,卻將天寶換開元。 -- 出自宋·鄧林·張曲江祠
- 任是三頭并六臂,到此休夸第一機。 -- 出自宋·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袖中三尺龍泉劍,落盡髑髏人不知。 -- 出自宋·釋寶印·頌古十八首
- 胡張三背手張弓,黑李四反身架箭。 -- 出自宋·釋寶印·頌古十八首
- 胡張三,黑李四。 -- 出自宋·釋寶印·偈頌十五首
- 各與三十拄杖,少喜多嗔。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罷拈三尺劍,休弄一張弓。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一即三,三即一,達磨一曾離少室。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一日三,三日九。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百年三萬六千日,也是秦時{左車右度}轢鉆。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三應三呼,諦聽諦聽。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前三三與后三三,不可承當不可參。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驢放三千,馬放八百。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一即三,三即一,者一個,贊不及。 -- 出自宋·釋師觀·三教贊
- 古奏三兩弦,知音不知處。 -- 出自宋·釋斯植·與子入山來
- 凄涼三尺墓,興廢六朝間。 -- 出自宋·釋斯植·金陵懷古
- 楊岐三腳驢,虎丘睡虎子。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忘。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三玄三,五位君臣。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半夜三更禁不得,無端北斗面南看。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日里三餐,夜后一覺。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臘月三十日,過了三之二。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揣摩三教,百行俱來。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功行三千須及物,還丹九轉上升時。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地卑三光照,天開五色霞。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義說三才理,幽深萬事通。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剖判三才堪測度,輝華積德上玄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陰寒三數變,陽暖兩相宜。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犂鋤三畝足,棲息一枝多。 -- 出自宋·楊時·偶成
- 惠流三郡俗,名掩四賢祠。 -- 出自宋·楊時·送虔守楚大夫
- 未年三十發先凋,歲晚俄驚兩齒搖。 -- 出自宋·楊時·冬寒兩齒忽覺動搖因成書懷
- 閉門三尺雪,觸物一虛舟。 -- 出自宋·楊時·臨川驛偶成
- 三歲三遷吾事足,歸驕明月弄清風。 -- 出自宋·曾豐·賀廣東黃漕生辰六絕
- 孔門三千人,十資九其慧。 -- 出自宋·曾豐·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
- 貞觀三錢一斗米,房杜傳中無可紀。 -- 出自宋·曾豐·贈江宰彥通
- 一見三扣之,琤若相諾誰。 -- 出自宋·曾豐·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
- 得之三百篇,喜至不自任。 -- 出自宋·曾豐·次典巖老贈昭袒韻
- 未為三公效燮理,先與萬物歸彌綸。 -- 出自宋·曾豐·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
- 一尊三酹古藤陰,少游陳矣君日新。 -- 出自宋·曾豐·免解進士應致遠過晉康見謂以上文字而忤權要
- 玄鳥三夫倡,卿云百辟賡。 -- 出自宋·曾豐·上浙東帥王尚書
- 尉仙三令奸膽寒,突兀數椽答清閒。 -- 出自宋·曾豐·題永豐吳尉當山亭
- 德公三酹罷,頃刻九回腸。 -- 出自宋·曾豐·題曾見卓時思亭
- 大川三百小三千,源委吾須俱勘破。 -- 出自宋·曾豐·邀肇慶府卓司法
- 鳳歷三元胸次具,龍圖八卦掌中翻。 -- 出自宋·曾豐·贈陰陽家邱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