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陽關三疊君須秘,除卻膠西不解歌。 -- 出自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 見邸家園留題
- 莫辭三上章,有道貧賤恥。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
- 霜髯三老如霜檜,舊交零落今誰在。 -- 出自宋·蘇軾·寄蔡子華
- 贛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 出自宋·蘇軾·郁孤臺?再過虔州,和前韻?
- 坐陳三策本人謀,惟留一諾待我畫。 -- 出自宋·蘇軾·與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新河,秉道
- 京城三日雨留人,吳市門前訪子真。 -- 出自宋·蘇軾·贈蔡茂先
- 使君三尺球頭帽,須信從來只有檐。 -- 出自宋·蘇軾·張無盡過黃州,徐君猷為守,有四侍人,姓為
-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 出自宋·蘇軾·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
- 君為三郡守,所至滿賓従。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
-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 出自宋·蘇軾·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 喜見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 出自宋·蘇軾·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
- 胡為三十載,尚作窮苦詞。 -- 出自宋·蘇軾·送王竦朝散赴闕
- 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 出自宋·蘇軾·過海得子由書
- 蓬頭三獠奴,誰謂愿且端。 -- 出自宋·蘇軾·和陶西田獲早稻
- 歷數三朝軒冕客,色聲誰是獨完人。 -- 出自宋·蘇軾·書寄韻
- 至今三十年,父老猶嗟咨。 -- 出自宋·蘇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 黃童三尺世無雙,筆頭袞袞懸秋江。 -- 出自宋·蘇軾·贈山谷子?此詩當為陳師道作?
- 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 -- 出自宋·蘇軾·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 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后。 -- 出自宋·蘇軾·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 出自宋·蘇軾·寄劉孝叔
- 往來三世空钅柬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 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 年百三十,死于熙寧十年,既死,人有見之者。 -- 出自宋·蘇軾·書黁公詩后(并敘)
- 元豐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夢游何人家,開堂西門有小園古井,井上皆蒼石,石上生紫藤如龍蛇,枝葉如赤箭。 -- 出自宋·蘇軾·石芝(并敘)
-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 出自宋·蘇軾·岐亭五首(并敘)
- 蹄間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 出自宋·蘇軾·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
-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 出自宋·蘇軾·感舊詩(并引)
- 何為三百年,記憶作此訕。 -- 出自宋·蘇軾·石塔寺(并引)
- 乞與三韓使,新圖到樂浪。 -- 出自宋·蘇軾·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 二年三月十九日復遷于合江樓,三年四月二十日復歸于嘉祐寺。 -- 出自宋·蘇軾·遷居(有引)
- 公徒三萬,貝胄朱綅,烝徒增增。 -- 出自先秦·詩經·閟宮
- 苞有三蘗,莫遂莫達,九有有截。 -- 出自先秦·詩經·長發
- 如賈三倍,君子是識,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 出自先秦·詩經·瞻卬
- 出此三物,以詛爾斯。 -- 出自先秦·詩經·何人斯
- 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 -- 出自·毛澤東·賀新郎·讀史
-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 -- 出自·毛澤東·念奴嬌·井岡山
-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 出自宋·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 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 出自宋·李清照·孤雁兒·世人作梅詞
-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出自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 出自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 出自唐·杜甫·八陣圖
-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云浮日光。 -- 出自唐·杜甫·即事
- 南天三旬苦霧開,赤日照耀從西來,六龍寒急光裴回。 -- 出自唐·杜甫·晚晴
-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 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開元三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 -- 出自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 嗚呼三歌兮歌三發,汝歸何處收兄骨。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 長年三老長歌里,白晝攤錢高浪中。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 蟄龍三冬臥,老鶴萬里心。 -- 出自唐·杜甫·遣興五首
-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 出自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 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 -- 出自唐·杜甫·可嘆
- 肉食三十萬,獵射起黃埃。 -- 出自唐·杜甫·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