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長安三月花垂草,果下翩翩紫騮好。 -- 出自唐·元稹·望云騅馬歌
- 今君三十朝未與,得不寸晷倍玙璠。 -- 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 氣敵三人杰,交深一紙書。 -- 出自唐·元稹·哭呂衡州六首
- 勢激三千壯,年應四十無。 -- 出自唐·元稹·哭呂衡州六首
- 驅令三殿出,乞與百蠻同。 -- 出自唐·元稹·春六十韻
- 北祖三禪地,西山萬樹松。 -- 出自唐·元稹·度門寺
- 臺下三四松,低昂勢前卻。 -- 出自唐·元稹·松鶴
- 我年三十二,鬢有八九絲。 -- 出自唐·元稹·寄隱客
- 楊公三不惑,我惑兩般全。 -- 出自唐·元稹·遣春三首
- 懶學三閭憤,甘齊百里愚。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 素書三卷留為贈,從向人間說向人。 -- 出自唐·元稹·襄陽為盧竇紀事
- 昔憐三易地,今訝兩分途。 -- 出自唐·元稹·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公歸朝,
- 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 -- 出自唐·元稹·褒城驛
- 況復三巴外,仍逢萬里行。 -- 出自唐·元稹·別嶺南熊判官
-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 出自唐·元稹·遣病
- 陶君三十七,掛綬出都門。 -- 出自唐·元稹·歸田
- 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瓊。 -- 出自唐·元稹·江陵三夢
- 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 -- 出自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 眼中三十年來淚,一望南云一度垂。 -- 出自唐·元稹·喜五兄自泗州至
- 猿啼三峽雨,蟬報兩京秋。 -- 出自唐·元稹·酬許五康佐
-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 -- 出自唐·元稹·賦得九月盡
-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 -- 出自唐·元稹·使東川·望驛臺
-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 出自明·唐寅·一年歌
- 昨日三山降除目,長沮同拜地行仙。 -- 出自明·唐寅·守耕圖
- 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 出自明·唐寅·閶門即事
- 春來三月香風送,便是花奴問君安。 -- 出自明·唐寅·桃花庵遇仙記
- 草廬三顧屈英雄,慷慨南陽起臥龍。 -- 出自明·唐寅·三顧草廬圖
- 春夢三更雁影邊,香泥一尺馬蹄前。 -- 出自明·唐寅·和石田先生落花詩(二十首)
- 朝為三室印,晚為三蜀人。 -- 出自唐·韓翃·贈別成明府赴劍南
- 采藥三山罷,乘風五日歸。 -- 出自唐·韓翃·贈張道者
- 一路三江上,孤舟萬里期。 -- 出自唐·韓翃·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東便往辰州
-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 出自唐·韓翃·贈別王侍御赴上都
- 片雨三江道,殘秋五葉湖。 -- 出自唐·韓翃·送江陵元司錄
- 桂滿三五夕,蓂開二八時。 -- 出自唐·李嶠·月
- 駐蹕三天路,回旃萬仞谿。 -- 出自唐·李嶠·幸白鹿觀應制
- 天子三章傳,陳王七步才。 -- 出自唐·李嶠·詩
- 日夕三江望,靈潮萬里回。 -- 出自唐·李嶠·江
- 殷薦三神享,明禋萬國陪。 -- 出自唐·李嶠·奉和拜洛應制
- 欲逃三伏暑,還泛十旬觴。 -- 出自唐·李嶠·五月奉教作
-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開。 -- 出自唐·李嶠·菊
- 決勝三河勇,長驅六郡雄。 -- 出自唐·李嶠·餞薛大夫護邊
- 薄狩三農隙,大閱五戎場。 -- 出自唐·李嶠·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
- 暄籥三春謝,炎鐘九夏初。 -- 出自唐·李嶠·四月奉教作
- 未作三臺輔,寧為五老臣。 -- 出自唐·李嶠·星
- 若珍三代服,同擅綺紈名。 -- 出自唐·李嶠·羅
- 征棹三江暮,連檣萬里回。 -- 出自唐·李嶠·舟
- 列射三侯滿,興師七步旋。 -- 出自唐·李嶠·熊
-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 -- 出自唐·李嶠·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
- 劍動三軍氣,衣飄萬里塵。 -- 出自唐·李嶠·送駱奉禮從軍
- 夏列三成范,堯沉九日輝。 -- 出自唐·李嶠·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