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竄逐深山無友朋,往還但有兩三僧。 -- 出自宋·蘇轍·謝洞山石臺遠來訪別
- 兒曹知我老且饞,觸熱泉城正三伏。 -- 出自宋·蘇轍·遜往泉城獲麥
- 于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 -- 出自宋·蘇轍·新作南門
-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 出自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 它日相尋,有窬此約,酌水浮君三百杯。 -- 出自宋·戴復古·沁園春·請賦林堂
- 真龍不用只畫圖,猛拍欄干寄三嘆。 -- 出自宋·戴復古·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
- 東海邊來南海邊,長亭三百路三千。 -- 出自宋·戴復古·題梅嶺云封四絕
- 故人今住伏龍山,陳陶故圃茅三間。 -- 出自宋·戴復古·伏龍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隱乃唐詩人陳陶故圃曾
- 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兩三家。 -- 出自宋·戴復古·題黃州謝深道國正山庵
- 勝概何妨近市廛,紅塵疏處著三椽。 -- 出自宋·戴復古·題何季涌江亭
- 雪晴月白影精神,瑪瑙坡前第三樹。 -- 出自元·王冕·梅花 其四
- 起坐山窗聽茶鼎,又思風雨客三巴。 -- 出自元·王冕·紀夢
- 于古豈徒賢二相,只今睍可致三臺。 -- 出自元·王冕·舜江樓
- 誰肯甘心薄幸名,南艤北駕怨三生。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42
- 小別湖山劫外天,生還如證第三禪。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51
- 如此高才勝高第,頭銜追贈薄三唐。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14
- 心火成灰不復然,故園笑別十三年。 -- 出自宋·賀鑄·局中歸
- 蔽日綠陰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 -- 出自宋·賀鑄·游莊嚴寺園
- 早慕浮云恥系匏,泠然風馭起三茅。 -- 出自宋·賀鑄·酬別道師許自然
- 清話幾時搔首后,愿和松色勸三巡。 -- 出自宋·林逋·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 赤腳我猶無一婢,黑頭君合作三公。 -- 出自宋·林逋·暮春寄懷曹南通任寺丞
- 不似秦箏能合意,滿堂傾耳十三弦。 -- 出自宋·曾鞏·贈彈琴者
- 飄香上下兩嬋娟,云在巫山月三天。 -- 出自宋·曾鞏·芙蓉臺
- 山翁散發,披衣松下,琴奏瑤池三弄。 -- 出自宋·朱敦儒·鵲橋仙·姮娥怕鬧
- 嵩高維岳,圖書之淵,西都二室三川。 -- 出自宋·朱敦儒·望海潮·嵩高維岳
- 何似浣紗溪畔住,綠陰相間兩三家。 -- 出自唐·司空圖·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 鐵笛不須從二草,頭巾長擬掛三花。 -- 出自元·元好問·浣溪沙
- 造化戲人兒女劇,狙公暮四朝三。 -- 出自元·元好問·臨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欽叔賦,因寄希顏兄
- 幕府文書鳥羽輕,敝裘羸馬月三更。 -- 出自元·元好問·被檄夜赴鄧州幕府
- 入耳便能生百恨,斷腸何必待三聲。 -- 出自唐·韋莊·黃藤山下聞猿
- 萬里有家留百越,十年無路到三秦。 -- 出自唐·韋莊·投寄舊知
- 上將鏖兵又欲旋,翠華巡幸已三年。 -- 出自唐·韋莊·聞回戈軍
- 姑惡飛鳴觸曉煙,紅蠶四月已三眠。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十八
- 我到人間未百年,恰如頃刻在三天。 -- 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詩二十首
- 縱然對面亦如夢,幽情付在玉三弄。 -- 出自宋·白玉蟾·秋思
- 井有人焉蛙兩部,日之夕矣蝶三臺。 -- 出自宋·白玉蟾·行春辭九首
- 忘形化氣氣化神,斯乃大道透三關。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芍藥花開今四月,杜鵑啼恨到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白鶴觀
- 云去云來幾點星,城頭畫鼓轉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梧州江上夜行
- 甫得江心成八陣,奈何天意要三分。 -- 出自宋·白玉蟾·草廬
- 煙鎖檐牙春二月,月移簾額夜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清聽堂
-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歸去月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天師侍晨追封妙濟真人林靈素像贊
- 花作雪飛深一寸,月隨云上恰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夜坐憶劉玉淵三首
- 彈盡胡笳十八拍,床頭劍吼月三更。 -- 出自宋·白玉蟾·贈藍琴士三首
-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還更兩三身。 -- 出自宋·白玉蟾·契妙
- 紙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鰷鲿二三尾。 -- 出自宋·白玉蟾·贈畫魚者
-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 出自明·劉基·上云樂
- 古時東海辟孝婦,草木枯瘁連三冬。 -- 出自明·劉基·夏夜臺州城中作
- 諸將旌麾非一統,大藩衣服變三苗。 -- 出自明·劉基·夜坐有懷呈石末公
- 悵望天涯一灑淚,鯨鯢罔象雜三苗。 -- 出自明·劉基·感興(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