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鳳蓋龍車玉作輪,茲臨紫畦謁三神。 -- 出自宋·周麟之·太廟樂章·皇帝閣六首
- 風雨蕭蕭黃葉滑,未行十步兩三休。 -- 出自宋·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負薪
- 信是飛仙游戲處,何須云外望三神。 -- 出自宋·朱景獻·游山
- 白酒延賓出自如,收書養性務三余。 -- 出自宋·朱景行·榴皮題壁
- 形勝增雄齊十二,風流素盛客三千。 -- 出自宋·祖無擇·歷城郡治凝波亭
- 倚杵遠天垂六幕,照梁初日上三竿。 -- 出自宋·祖無擇·秋曉寓目
- 朝暮油云膚寸合,何妨霖雨遍三農。 -- 出自宋·祖無擇·石傘峰書堂
- 潮落沙頭才一尺,舟停江口復三更。 -- 出自元·陳基·福山港口待潮
- 淮海北來吞兩楚,江湖南去控三吳。 -- 出自元·陳基·游狼山寺(三首)
- 《倉蚍、《爰歷》、《博學》篇,三家著述初傳世。 -- 出自元·錢惟善·篆冢歌(有序)
- 楓葉蘆花暗畫船,銀箏斷絕十三弦。 -- 出自元·顧瑛·泊閶門
- 天水光搖秋萬頃,星河涼轉夜三更。 -- 出自元·李孝光·八月十六日送張仲舉至秦郵驛,是夕邵文卿置
- 心懸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語今三載。 -- 出自明·阿籥·滇南
- 秋氣棱棱倍覺增,單衣添盡兩三層,蓮花臺畔已無燈。 -- 出自明·唵囕香公·涼夜
- 雁去關河愁萬里,潮來江海月三更。 -- 出自明·陳緝·海上述事
- 三千。 -- 出自明·陳?!ぜ男志办?/a>
- 南巷豈須推大宅,東頭只合借三間。 -- 出自明·程嘉燧·次韻和牧齋移居六首
- 雄辯滿筵才五斗,揮毫落紙更三杯。 -- 出自明·程嘉燧·蓬戶
- 千里星河同此夜,廿橋明月自三秋。 -- 出自明·程嘉燧·七夕懷平仲揚州
- 殘臘檐梅初放萼,尚堪索笑兩三巡。 -- 出自明·程嘉燧·和李孟芳山中話舊
- 長枕正思裁十幅,高眠盡可擁三竿。 -- 出自明·程嘉燧·答江似孫謝遺錦衾(疊用寒字)
- 何處鵲飛還繞樹,八年看我走三州。 -- 出自明·程嘉燧·八月十二夜次牧齋韻(秋水閣初成,共憑闌作
- 逆旅相留慰苦辛,蕭蕭同侶二三人。 -- 出自明·程可中·除夕太原府四首
- 不向膏肓驅二豎,也無精氣守三尸。 -- 出自明·等慈潤公·遣病
- 生長明時值中興,退耕三歲屬三登。 -- 出自明·鄧渼·山中樂二首
- 萬里蠶叢亦浣紗,使君緘贈自三巴。 -- 出自明·多炡·周國雍參藩寄紅罽衣賦此為謝
- 昔宋景之仁德兮,熒惑退而徙三舍。 -- 出自明·葛高行文·撫玉鏡
-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陰陽而度三秋。 -- 出自明·葛高行文·臨云嘆
- 泡焰俄驚五十春,卉衣霍食已三旬。 -- 出自明·孤松秀上·五十自紀
- 東觀?書共幾篇,南宮題草又三年。 -- 出自明·顧清·齋居覽菽園雜記有感呈三江
- 回首獨愁千萬樹,隔林細數兩三峰。 -- 出自明·歸昌世·詠落葉
- 塔頂新晴獨自登,畫欄高倚十三層。 -- 出自明·郭登·塔頂
-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 出自明·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 衛氏門前夸揖客,楊釗海內無三郎。 -- 出自明·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 渭水橋邊千萬戶,武陵源上兩三家。 -- 出自明·韓上桂·紫陌行
- 為謝東莊王相國,金庭玉柱屬三公。 -- 出自明·胡纘宗·太湖(三首)
- 獨放扁舟領丹詔,白云深處問三公。 -- 出自明·胡纘宗·太湖(三首)
- 馬遷四顧下蠶室,崔烈一日居三公。 -- 出自明·皇甫沖·閏三月十日將別王甥與之痛飲醉后作將進酒
- 周制備荒儲九載,漢家聞異策三公。 -- 出自明·皇甫汸·聞報
- 班秩政同唐六品,世家會拜漢三公。 -- 出自明·九皋聲公·贈袁仲章
- 豺虎縱橫千百里,陰陽錯亂十三年。 -- 出自明·蘭江濋公·寄聰聞復
- 誰肯低頭拜七貴,誰能閉戶窮三略。 -- 出自明·黎民表·飛花曲
- 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 出自明·黎民表·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
- 嶧陽老干青銅根,玉葉排秋十三子。 -- 出自·李德·閏月
- 解印歸來草結庵,逢人便欲口三緘。 -- 出自明·李應禎·和丘時雍太守
- 宇宙雍熙百姓安,仁覃四裔覆三韓。 -- 出自明·李禎·至正妓人行(并敘)
- 颯沓煙霜悠揚月,依微隨鶴繞三峰。 -- 出自明·廖孔說·聞鐘
- 天道好還信豈偶,夜環殿柱仍三走。 -- 出自明·劉定之·五臺行(詠梁、唐、晉、漢、周)
- 何許鷓鴣啼不斷,黃陵祠下是三湘。 -- 出自明·劉崧·雨竹
- 客路東西莫厭長,七閩原自隔三湘。 -- 出自明·柳應芳·雨中集清涼寺送梅子馬赴楚曹能始還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