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 出自宋·廖行之·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 退然寧肯自賢功,錫馬無心晝三接。 -- 出自宋·廖行之·再酬湯無邪
- 忽憶前時小院歸,杏花墻角兩三枝。 -- 出自宋·楊冠卿·絕句
- 出處已能齊二老,功名豈止超三杰。 -- 出自宋·趙善括·滿江紅·海岳儲祥
- 歲晚風光天必相,未甘亭上話三休。 -- 出自宋·虞儔·雪晴后書懷
- 春風醉眼紅綠亂,爾時獨醒如三閭。 -- 出自宋·虞儔·和王天任喜雪
-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 出自宋·虞儔·送湯倅二首
- 又見刺文添一線,誰知泣血已三年。 -- 出自宋·虞儔·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適值先妣太夫人服闋從吉
- 遽浼春風歸七碗,寧容卯酒困三杯。 -- 出自宋·虞儔·王誠之分惠臥龍新茶數語為謝
- 天欲吾公安社稷,未宜小試羨三休。 -- 出自宋·虞儔·鞏使君一新社稷壇宇次汪倅韻
- 且學趙州看半藏,從教舍利說三乘。 -- 出自宋·虞儔·余壬子秋丁太夫人憂因取藏經看閱至甲寅春以
- 已分折腰營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 出自宋·虞儔·除日失步詩以自解
- 何如更畫我持螯,共對廬山作三絕。 -- 出自宋·徐似道·游廬山得蟹
- 但得年皆余八十,何妨位不至三公。 -- 出自宋·蔡戡·挽胡通判
- 志欲山林成獨往,愧無名姓繼三游。 -- 出自宋·趙蕃·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賑貸旬日而復反自州門至
- 儒雅風流真不愧,兩賢真可作三賢。 -- 出自宋·趙蕃·寄韓仲止主簿
-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 -- 出自宋·趙蕃·寶氣亭三首
- 家有校書詩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 出自宋·趙蕃·簡周文顯借王有道集二首
- 更喚能詩子歐子,不因對月自三人。 -- 出自宋·趙蕃·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 我所思兮千萬里,知其趣爾五三杯。 -- 出自宋·趙蕃·初見梅懷玉山友弟
- 率然有作每自厭,一紙真成再三毀。 -- 出自宋·趙蕃·近乏筆托二張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長句以資一
- 邂逅忽成三癸亥,就中和也少三年。 -- 出自宋·趙蕃·蕃來湖州連與叔驥和叔明父叔寶相從又從和叔
- 佳節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約兩三杯。 -- 出自宋·趙蕃·寒食前一日伯永相約過陳氏茅軒蕃亦載酒共往
- 南北分馳才數夕,重輕釋系已三州。 -- 出自宋·趙蕃·舉世美奉詔旨分督決獄甲戌判袂之武陽壬午還
- 歲事只余旬五日,家山猶隔兩三州。 -- 出自宋·馬子嚴·黃花渡
- 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 -- 出自宋·陳亮·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
- 六花大似天邊雪,又幾時、雪有三層。 -- 出自宋·張鎡·風入松·芳叢簇簇水濱生
-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煙水,三十六壺春。 -- 出自宋·汪莘·水調歌頭·釀秫小春月
- 剛被幽禽知此意,風前拈出兩三聲。 -- 出自宋·汪莘·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
-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風月占三分。 -- 出自宋·汪莘·訪楊湖州
- 有客不知其所往,歲暮江頭雪三尺。 -- 出自宋·汪莘·題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 鉅竹栽成千百個,野花留取兩三般。 -- 出自宋·曹彥約·首春課湖莊種植
- 黃屋朝臨蜀萬里,翠珉暮刻楚三湘。 -- 出自宋·張潞·嘉定辛巳之官經游浯溪讀碑感慨為賦七言
- 正使持來供鼎事,輸他雪外兩三枝。 -- 出自宋·李壁·賦黃香梅絕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時筑樓居將就
- 剡上最憐分一曲,海邊空自說三山。 -- 出自宋·李壁·予賦雁湖詩蒙友社諸文繼聲不一輒復自和四首
- 覺來握筆紀佳夢,月明樓鼓撾三更。 -- 出自宋·高似孫·紀夢
- 萬卷蟠胸,千鐘蘸甲,袞袞詞源三峽滂。 -- 出自宋·王居安·沁園春·湖海襟期
- 鬧市業中,密林靜處,鼻觀常聞三界香。 -- 出自宋·王居安·沁園春·湖海襟期
- 黛拂娥眉兩月彎,虛亭著與小三間。 -- 出自宋·汪晫·游翠眉用蘇黃門子由韻
- 衲被蒙頭付自然,何須八棒十三禪。 -- 出自宋·汪晫·贈天竺僧
- 憶昔丙辰還親旁,恰恰先春社三日。 -- 出自宋·程珌·新舊句
- 寄語后來須善獲,三年猶及見三開。 -- 出自宋·程珌·築
- 一問已應居第二,更詢來處落三機。 -- 出自宋·鄭清之·頔上人持瑩蘿月五詩見示因走筆和韻聊禦睡魔
- 愧失養生收一溉,笑擒夢豎竄三危。 -- 出自宋·鄭清之·病后和黃玉泉韻
- 汝狂方醒眾所歡,我獨見之為三嘆。 -- 出自宋·鄭清之·贈許石田為僧
- 自覺靈山緣境熟,佛禪重問后三三。 -- 出自宋·鄭清之·宿翠山
- 句法當頭飛棒喝,就渠言下辨三乘。 -- 出自宋·鄭清之·還云岑魯直詩
- 天河地脈濦旋轉,上中下井躔三臺。 -- 出自宋·薛師石·送趙幾道赴臺州錄事
- 尚記聯車入界頭,簾安門外麥三秋。 -- 出自宋·魏了翁·肩吾生日三絕句
- 閒曳深衣聊獨樂,有懷連璧賦三游。 -- 出自宋·魏了翁·和李參政龍鶴庵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