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天上長留滕六在,人間會有葛三來。 -- 出自宋·洪邁·句
- 坐令丹梯化一鶴,又喚立筍成三姑。 -- 出自宋·洪邁·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
- 清世幾人兼五福,白頭相對備三尊。 -- 出自宋·黃公度·賀鄭漕三首
- 天涯歸期阻,衡陽雁不到,路隔三湘。 -- 出自宋·康與之·風流子·結客少年場
- 分付風云身九萬,更看禮樂字三千。 -- 出自宋·李呂·送王晉卿赴廷試
-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 出自宋·劉子翚·訪原仲
- 底用趨風防六耳,須知對影已三人。 -- 出自宋·劉子翚·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謀之語原仲和章意
- 獨林橋西游子宿,酒旗斜日兩三家。 -- 出自宋·劉子翚·寒澗
- 新濟州來舊濟州,柳門西畔兩三鷗。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簫鼓沸天回雁舞,黃羅帳幔燕三宮。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第二筵開入九重,君王把酒勸三宮。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且向秋風一盃酒,枝頭的的兩三花。 -- 出自宋·汪元量·昌州海棠有香二首
- 忽憶舊家行樂地,春風花柳十三樓。 -- 出自宋·汪元量·登薊門用家則堂韻
- 今古廢興棋一著,萍蓬聚散酒三行。 -- 出自宋·汪元量·臨川水驛
- 釣魚臺畔古戰場,六軍戰血平三川。 -- 出自宋·汪元量·聞父老說兵
- 銅壺漏斷銀缸滅,昆侖影轉初三月。 -- 出自宋·汪元量·昝相公送錦被
- 稻熟人家得相向,兵余眼底兩三村。 -- 出自宋·王之道·秋日野步和王覺民十六首
- 老去誰能遵百忌,秋來只欲上三書。 -- 出自宋·王之道·秋日野步和王覺民十六首
- 登高隨處好,銀瓶突兀,南峙對三公。 -- 出自宋·王之道·鳳簫吟/芳草
- 乞得此身終芰制,亂山茅屋兩三間。 -- 出自宋·王之道·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
- 流馬木牛今已矣,其余兒輩說三分。 -- 出自宋·王之道·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 瀟灑湖東小小亭,一時酬唱有三明。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
- 翠壁蒼崖水外山,山頭茅舍兩三間。 -- 出自宋·王之道·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 望歲比同傷再潦,逢年今共快三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彥時兄臘雪六首
- 敢倩雙魚傳尺素,要知一日似三秋。 -- 出自宋·王之道·寄孫次聊
- 感君賦秋肯寄我,開緘反覆歌三終。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孫興宗秋懷
- 琳館正應聊爾耳,會看鵬擊水三千。 -- 出自宋·王之道·和張安國舍人
- 犀甲鶴頭微帶雪,畫屏曾見兩三枝。 -- 出自宋·王之道·山茶
- 屈指宣和歲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 -- 出自宋·王之道·書子萊丙戌登科題名小錄后
- 畏景逼人才數日,修涂計此始三程。 -- 出自宋·王之道·送陳南仲守象州
- 送君胡為三嘆息,文酒從今失三益。 -- 出自宋·王之道·送管養正長歌
-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 出自宋·王之道·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 湖水瀰瀰浸綠苔,湖邊衰柳兩三栽。 -- 出自宋·王之道·再用韻贈湖塘來上人二首
- 今夜不知何處宿,路回山崦兩三家。 -- 出自宋·王之道·竹城道中
- 伐蛟生得須髯蒼,隱然為屋分三梁。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胡德輝松軒時乞兵戍淮
- 早晚天書下紫泥,如今人物擅三擠。 -- 出自宋·王之道·和董令升舍人夢中得句
- 功名事,云散鳥飛,匣里青萍漫三尺。 -- 出自宋·袁去華·蘭陵王·小橋直
- 誰識胸懷容萬頃,聊將身世寓三間。 -- 出自宋·張元干·左舉善人物高妙才具敏特要當為世用而乃攜孥
- 榮枯過眼海一漚,出處何心兔三窟。 -- 出自宋·張元干·希道使君見遺古風謹次嚴韻
- 疏藤掛赤虯,粘苔糝青茸,面首三神山,縹緲滄海東。 -- 出自宋·鄭域·游黃楊巖
- 象局懶拈雙陸子,寶弦愁按十三徽。 -- 出自宋·周密·浣溪沙
- 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初三。 -- 出自宋·周密·木蘭花慢 斷橋殘雪
- 巾車短艇,偶有清興,往來不過三數百里,而前之佳境,悉為己有,豈不適哉。 -- 出自金·蔡松年·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 離汗漫飄蓬九有,向壺山小隱三秋。 -- 出自元·阿魯威·雙調 山鬼
- 信甲子題詩五柳,算庚寅合賦三秋。 -- 出自元·阿魯威·雙調 山鬼
- 人境曠無車馬雜,軒楹只在第三橋。 -- 出自元·倪瓚·題張以中野亭
- 城東邸第三四區,天氣淡蕩春三初,主人愛客傾中廚。 -- 出自元·楊維楨·城東宴
- 自非紅鸞之舌為爾繩,安得三三貫成串? -- 出自元·楊維楨·紅牙板歌
- 他日唐檀驗后事,不知介葛聞三犧。 -- 出自元·楊維楨·三男詞
- 孝子龍鐘亦長揖,爵級同升在三太。 -- 出自元·楊維楨·王孝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