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野叟得年今九九,星翁布算更三三。 -- 出自宋·劉克莊·用厚后弟強甫韻
- 齒耋自應陪九老,詩低不足列三豪。 -- 出自宋·劉克莊·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 湯反諸身防六事,漢移其咎責三公。 -- 出自宋·劉克莊·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
-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 出自宋·劉克莊·耄志十首
- 天巧千林均一氣,人癡一葉費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三疊
- 才薄何堪草兩麻,封題進了鼓三撾。 -- 出自宋·劉克莊·二月二十日再鎖宿四絕
- 昔忝未歸同二老,今無殉死愧三良。 -- 出自宋·劉克莊·讀大行皇帝遺詔感恩哀慟六首
- 誰使石郎捐一道,僅聞柴氏復三關。 -- 出自宋·劉克莊·又即事四首
- 待鑿新池引一灣,更規高阜敞三間。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四首
- □□□下挾兩拐,凍皴身上披三絮。 -- 出自宋·劉克莊·呂{左山右尋}省謁二絕
- 聊與僧分半間屋,且無人奪上三房。 -- 出自宋·劉克莊·徐潭即事二首
- 防墓向來封四尺,驪山何必錮三泉。 -- 出自宋·劉克莊·徐潭即事二首
- 使者召歸曾四輩,臣之得罪又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甲辰春日二首
- 貧近山家作此行,潘輿來只費三程。 -- 出自宋·劉克莊·陳亨叔司理見遺長箋小詩還贄
- 卻羨安昌師弟子,只談論語至三公。 -- 出自宋·劉克莊·村校書
- 明水賦曾拘八韻,大廷策亦限三篇。 -- 出自宋·劉克莊·答王與立上舍
- 圣代作人添舍法,祝君走馬止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答王與立上舍
- 賀老曾求湖一曲,希夷亦乞華三峰。 -- 出自宋·劉克莊·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書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詩輒
- 秦火安能燔六籍,漢儒浪自費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題呂廣文春秋易傳大圭
- 急召傳來主第中,孫郎上馬鼓三通。 -- 出自宋·劉克莊·席間即事
- 尋思舊事成三嘆,斷送諸賢入三哀。 -- 出自宋·劉克莊·別高九萬
- 報與廚人多釀酒,王家例合有三珠。 -- 出自宋·劉克莊·賀王實之得第二子
- 得向騷壇分半席,絕勝一品與三旌。 -- 出自宋·劉克莊·陪宋侯趙粹過倉部弟家園賓主有詩次韻二首
- 韓子吟披惟六藝,沂公吃著豈三場。 -- 出自宋·劉克莊·送赴省諸友·卓怡丈
- 丹桂義方如五竇,碧梧典冊繼三洪。 -- 出自宋·劉克莊·挽段夫人二首
- 賀監空多惜別情,木綿花得似三荊。 -- 出自宋·劉克莊·葉桂發助教從李用之秘監于潮陽李持節使廣部
- 城里惟樓盡見山,使君小筑可三間。 -- 出自宋·劉克莊·用韻題卓刑部樂山樓
- 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過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喜六二弟生子
- 將作乘槎去不還,便尋云海住三山。 -- 出自唐·李涉·逢舊二首
- 不必如絲千萬縷,只禁離恨兩三條。 -- 出自唐·李涉·柳枝詞
- 野寺尋花春已遲,背巖唯有兩三枝。 -- 出自唐·李涉·春晚游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 不壓垅頭千百樹,最憐窗下兩三枝。 -- 出自宋·徐璣·梅
- 童子區區攻一藝,老生汲汲事三馀。 -- 出自宋·曾幾·讀書四首
- 怪底消除執熱煩,鄭公方丈接三韓。 -- 出自宋·曾幾·次鄭禹功韻
- 一榜豪英收幾士,同年伯仲看三人。 -- 出自宋·曾幾·賀曾裘甫得解
- 無復吹箎如異日,空驚枕塊已三年。 -- 出自宋·曾幾·留別三侄
- 并倚門閭吾二老,相求原隰汝三人。 -- 出自宋·曾幾·同逢子韻寄逮子促其歸
- 邇來伐竹聲丁丁,手披榛叢待三益。 -- 出自宋·曾幾·為張四明作
- 除卻今年仙侶外,堂堂又見兩三春。 -- 出自唐·趙嘏·成名年獻座主仆射兼呈同年
- 從此微塵知感戀,七真臺上望三臺。 -- 出自唐·趙嘏·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玨相公
- 吟得楚天風雨霽,一條江水兩三山。 -- 出自唐·趙嘏·酬段侍御
- 鸚鵡語中分百里,鳳凰聲里過三年。 -- 出自宋·譚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 尋常忽然遇小疾,不過蜘蛛噉三四。 -- 出自宋·文同·和子平吊猿
- 可笑此公何太惑,讀書寫字到三更。 -- 出自宋·文同·可笑口號
-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訪我于三隅。 -- 出自宋·文同·送韓山人
- 清歡居此僅數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 出自宋·文同·往年寄子平
- 群石壅水成哀湍,五里之地凡三灘。 -- 出自宋·文同·五里三灘
- 只尺東曹信渺然,別離何似路三千。 -- 出自明·邊貢·夜宿太常官舍懷佐(一首)
- 父子才名震蜀都,家風人道似三蘇。 -- 出自宋·周必大·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
- 晝漏稍衡高合報,教添內引兩三班。 -- 出自宋·周必大·立春帖子·皇帝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