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3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法意要修心一等,道情焉用口三緘。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鼎里花開裝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黃。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象外仙山諸境趣,若非修煉躡三清。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專志比徒歸一等,誰知禮度畏三光。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珍重老臣純不已,我慚寡昧繼三皇。 -- 出自宋·宋太宗·句
- 倚杖起看風正慘,紫薇繚繞俯三臺。 -- 出自宋·楊時·蘄州早起
- 賴有麯生風味好,不須邀月作三人。 -- 出自宋·楊時·淮上獨酌
- 繡紱貂纓無處問,空余雞犬兩三家。 -- 出自宋·楊時·瀏陽五詠·相公臺
- 收盡浮云天愈凈,夜深猶起望三臺。 -- 出自宋·楊時·冬早書事
- 領海百氛旬月了,余功贏得坐三年。 -- 出自宋·曾豐·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
- 雅趣未應為獨行,皇恩猶許是三公。 -- 出自宋·曾豐·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絕句送曾鼎臣
- 愿為孔子可齋志,四可猶須省三未。 -- 出自宋·曾豐·寄題劉淵甫可齋
- 顏子屢空君盡性,客子三嘆更三詠。 -- 出自宋·曾豐·題胡邦仲霜節堂
- 維松若竹有何德,和公玉立成三益。 -- 出自宋·曾豐·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
- 顏子園中亭突兀,遠橫一水近三木。 -- 出自宋·曾豐·題顏慶遠三友亭
- 令尹功成民所祝,雙鳧歸路在三丘。 -- 出自宋·曾豐·題朱虞卿自懶
- 鬻余豈不得一丘,耕罷猶堪理三徑。 -- 出自宋·曾豐·萬安簿吳公誼實浙余杭人今書滿最歸歟欲竟投
- 萬一未能全免俗,寧為八卦易三墳。 -- 出自宋·曾豐·郡齋與濟叔薰卿論文
- 向上機關口掛壁,一言且蔽詩三百。 -- 出自宋·曾豐·送鐘上舍應禧
- 心融口笑先儒泥,一萬余言解三字。 -- 出自宋·曾豐·題李師儒上舍稽古堂
- 公家如許如昆仲,不數河東舊三鳳。 -- 出自宋·曾豐·題三衢汪學士聽雨軒
- 斷梗歸從南海邊,絕長補短恰三年。 -- 出自宋·曾豐·自廣至永豐呈熊直卿鄒用之鄧繼高
- 孤篷轉徙空隨牒,一出侵尋費三月。 -- 出自宋·曾豐·舟中書懷
- 籐坐萍團邀二妙,其間著我成三笑。 -- 出自宋·曾豐·壬戌仲春隆慶因老留上藍與璉老往還余續至相
- 風日醉花花醉鳥,竹門啼過兩三聲。 -- 出自明·陳憲章·喜晴
- [黃鐘為角]惟大明尊,實首三辰。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 -- 出自清·黃景仁·感舊
- 泥壁茅篷四五家,山茶初茁兩三芽;天晴男女忙農去,閑殺門前一樹花。 -- 出自·郁達夫·臨安道上野景
- 康樂有情遙寄想,青谿句在十三峰。 -- 出自宋·張俞·句
- 天地祗因慳一老,中原何日復三關。 -- 出自宋·胡銓·哭趙公鼎
- 報國獨勞千一慮,鈞天同聽十三人。 -- 出自宋·胡銓·玉津園餞魏王
- 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鬛一滴沾三吳。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 地下應知無敵國,何須深葬劍三千。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闔閭墓
- 虎符龍節彤弓矢,后嗣猶令赦三死。 -- 出自明·高啟·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歌
- 后夜軍門知子到,郎星應是近三臺。 -- 出自明·高啟·送鄭都司赴大將軍行營
- 不肯喧喧奏子虛,何心江上惜三余。 -- 出自宋·晁說之·再和
- 未必江南有才子,也應先是七三辭。 -- 出自宋·晁說之·枕上和圓機絕句梅花十有四首
- 仰愧高僧能五鬣,俯慚垂柳解三眠。 -- 出自宋·晁說之·朱郎元章以予不得宮觀與諸侄有唱和見寄攬之
- 棲鷺宿鷗渾去盡,泝溪還有兩三魚。 -- 出自宋·晁說之·和新鄉二十一弟華嚴水亭二首
- 斗極新春年八十,煙霄故國路三千。 -- 出自宋·晁說之·寄果
- 日御駸駸須六轡,奎文燁燁自三秦。 -- 出自宋·晁說之·鹿鳴席上送諸先輩詩
- 何事儒先詩思苦,欲拋萬卷作三農。 -- 出自宋·晁說之·圓機寵以長句賀禱雪龍池輒次韻述謝
- 不許忠臣施一語,徒令志士起三嘆。 -- 出自宋·晁說之·夢斷
- 投在太清仙酒甕,道人日飲兩三杯。 -- 出自宋·謝枋得·絕粒偶書二首
- 喜遇天文七曜動,少微今夜近三臺。 -- 出自唐·沈佺期·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 了得含嗔癡一集,更超戒定慧三般。 -- 出自宋·徐元杰·贊勉昶道者題經
- 涼月如冰,素濤翻雪,人世依約三更。 -- 出自宋·劉克莊·滿庭芳·涼月如冰
- 有時塊坐,有時扶起,門外草深三尺。 -- 出自宋·劉克莊·鵲橋仙·有時塊坐
- 小于衛武二十歲,大于絳老兩三年。 -- 出自宋·劉克莊·最高樓·金閨彥
- 上世架簽猶萬軸,太平斗米只三錢。 -- 出自宋·劉克莊·和季弟韻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