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0個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上樹千回時已過,繞枝三匝老安歸。 -- 出自宋·劉克莊·老少
- 愁絕象賢肇家傳,夜窗三復有馀哀。 -- 出自宋·劉克莊·挽盧氏子考功
- 暮年未敢忘憂愛,喜聽三邊奏凱音。 -- 出自宋·劉克莊·憂愛
- 胸次九流人物鏡,筆端三友歲寒枝。 -- 出自宋·劉克莊·贈林信夫
- 正焙頭網(wǎng)馳御府,斜封三印到山家。 -- 出自宋·劉克莊·次鐵筆堂韻謝朔齋貢馀
- 家徒四壁窮難諱,空答三縑禮尚輕。 -- 出自宋·劉克莊·東澗為余序后稿余以國帖唐碑古壺潤筆反成□
- 造物方將貴此翁,煌煌三印屈盤紅。 -- 出自宋·劉克莊·寄趙簡叔知宗
- 科目一朝來券外,姓名三世在碑陰。 -- 出自宋·劉克莊·陪諸先輩題名登春臺臞軒即席次故相陳魏公韻
- 懸知五鬼為渠崇,不曉三彭有底仇。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友人有所思韻
- 累將重侯何足道,幾人三世有詩名。 -- 出自宋·劉克莊·題趙志仁南溪雙蓮
- 玉關萬里曾投筆,草市三家卻負樵。 -- 出自宋·劉克莊·妄想
- 念汝明當發(fā),一夕起再三。 -- 出自宋·劉克莊·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 伯高辟易季度走,六論三策何時攄。 -- 出自宋·劉克莊·再題鐘賢良詠歸堂
- 眉間一點元無喜,頰上三毛豈有神。 -- 出自宋·劉克莊·次竹溪所和薛明府鏡中我詩三首
- 抽還手板把隨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 出自宋·劉克莊·答方俊甫投贈二首
- 南隨越鳥北燕鴻,松月三年別遠公。 -- 出自唐·李涉·重過文上人院
- 僧子相逢便相識,十年三過秀峰來。 -- 出自宋·徐璣·秀峰寺
- 霜螯玉柱姚江上,作意三年醉月華。 -- 出自宋·曾幾·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轍環(huán)萬里猶持橐,門掩三秋卻夢力。 -- 出自宋·曾幾·送周德修侍郎守武陵郡
- 尊前為問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薦無。 -- 出自唐·趙嘏·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
- 蕓臺四部添新庫,秘殿三年學老郎。 -- 出自唐·趙嘏·殘句
-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 出自唐·趙嘏·洞庭寄所思
- 天上高高月桂叢,分明三十一枝風。 -- 出自唐·趙嘏·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
- 此身直愿乘雙翼,飛上三峰第一高。 -- 出自宋·文同·中秋月
- 萬口一詞歌盛德,四年三度福遐藩。 -- 出自宋·文同·寄成都趙資政
- 幸逢九日稱佳節(jié),宜對三嵎賞素秋。 -- 出自宋·文同·賀陳基載重陽日
- 別來七年在鄉(xiāng)里,已忝三度移雙旌。 -- 出自宋·文同·往年寄子平
- 上水魚千萬,眠沙雁兩三。 -- 出自宋·文同·弄珠亭春望
- 因而出入在門下,未有三日不親近。 -- 出自宋·文同·送提刑司勛
- 定知二美能傳久,從此三家覺轉榮。 -- 出自宋·文同·馬子山為余與賀順之書記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
- 古社禿剝倒枯樹,下有三鬼相嘯聚,初行誰家作{外門內(nèi)主}忤。 -- 出自宋·文同·蒲生鐘馗
- 濕云堆空泄淫雨,日與三嵎氣相軋。 -- 出自宋·文同·奉送少訥還青神
- 蘇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鬢有絲。 -- 出自清·趙翼·西湖晤袁子才喜贈
-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 出自宋·周必大·送張端明赴召
- 會看鼓吹喧龜洛,何止三人從伏妃。 -- 出自宋·周必大·安福宗子師共兄弟五人作慈順堂養(yǎng)母求詩
- 莫嫌四面酸風射,猶勝三場瀋汗流。 -- 出自宋·周必大·乙卯冬楊廷秀訪平園即事二首
- 豈知石湖天尺五,不隔三萬弱水中。 -- 出自宋·周必大·次范至能憶同游石湖韻
- 已營二頃親笞笠,何日三間看塈茨。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廣東黃漕時聞其部中寇退而湖湘之民方避
- 安得同為堂上客,共繙三萬軸牙簽。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孫從之侍郎寄題新喻周氏用德堂
- 只駕貳車良自足,更營三釜復何求。 -- 出自宋·周必大·送喻宮教良能出粹會稽
- 但思載酒揚雄宅,細問三州二部家。 -- 出自宋·周必大·楊子直秘書以一詩送小兒歸省又一絕及平園花
- 牛屠十九看游刃,媠擊三千始濫觴。 -- 出自宋·周必大·又次邦衡長子總干韻
- 江月上時涼意足,四弦三弄瀉驚湍。 -- 出自宋·周必大·茶園王琰求清暑堂詩次王民瞻敷文胡邦衡資政
- 弘景掛冠永明年,筑樓三層家政傳。 -- 出自宋·周必大·平園創(chuàng)三層樓子直秘書遠貺新詩有山中宰之句
- 六日七分驚歲月,五更三點憶班行。 -- 出自宋·周必大·前歲冬至與胡邦衡小語端誠殿下道值夏舊事今
- 誰知九郡提封廣,還許三年使事同。 -- 出自宋·周必大·送孫從之秘監(jiān)歸朝供職
- 莫嗔芳意太矜持,曾得三郎觱篥吹。 -- 出自宋·周必大·許陸務觀館中海棠未與而詩來次韻
- 從今日日親漁釣,恐有三賢尺素傳。 -- 出自宋·周必大·朱叔止通判屢示詩詞綽有家法輒次年字韻一篇
- 甲子八百九十朔,醉鄉(xiāng)三萬六千場。 -- 出自宋·周必大·二老堂會七兄樂語口號
-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 出自宋·周必大·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