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第1個(gè)字的詩句
三在第一個(gè)字的詩句
- 三年不易過,坐睨倚天壁。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
-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鞏南遷初歸二首
- 三旬已過黃梅雨,萬里初來舶趠風(fēng)。 -- 出自宋·蘇軾·舶趠風(fēng)
- 三官豈容獨(dú),得此今已偏。 -- 出自宋·蘇軾·次韻水官詩
- 三過門間老病死。 -- 出自宋·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三間得幽寂,數(shù)步藏清深。 -- 出自宋·蘇軾·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軾得
- 三句,只最后一句作“憐此腰肢裊”,文字小異。 -- 出自宋·蘇軾·余歸自道場何山遇大風(fēng)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 三吳重時(shí)節(jié),九陌自歌舞。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
- 三年一夢,乃復(fù)見余。 -- 出自宋·蘇軾·和陶時(shí)運(yùn)四首
-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 出自宋·蘇軾·蜜酒歌
-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 -- 出自宋·蘇軾·送江公著知吉州
- 三山屏擁僧舍小,一溪雷轉(zhuǎn)松陰涼。 -- 出自宋·蘇軾·游博羅香積寺
- 三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 出自宋·蘇軾·贈李邦直探梅
- 三年化為石,堅(jiān)瘦敵瓊玖。 -- 出自宋·蘇軾·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
-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三良
- 三年厭閑寂,終日事桐絲。 -- 出自宋·蘇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 三徑縈回草樹蒙,忽驚初日上千峰。 -- 出自宋·蘇軾·溪堂留題
- 三界無所住,一臺聊自寧。 -- 出自宋·蘇軾·觀臺
- 三更山吐月,棲鳥亦驚起。 -- 出自宋·蘇軾·江月五首
- 三朝遺老九門前,又見承平大有年。 -- 出自宋·蘇軾·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視履考祥
- 三年無日不思?xì)w,夢里還家旋覺非。 -- 出自宋·蘇軾·華陰寄子由
- 三峰已過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 出自宋·蘇軾·華陰寄子由
- 三旬已過梅黃雨,萬里初來舶aa19風(fēng)。 -- 出自宋·蘇軾·舶AA19風(fēng)(并引。)
- 三年磨我費(fèi)百書,一見何止得雙璧。 -- 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 -- 出自宋·蘇軾·悼朝云詩(并引)
-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 出自宋·蘇軾·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氓
-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碩鼠
-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碩鼠
-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碩鼠
-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七月
-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賓之初筵
- 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閟宮
-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雨無正
- 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無羊
-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下武
-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 出自·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
-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shí)節(jié)讀華章。 -- 出自·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 出自·毛澤東·五律·看山
- 三千毛瑟精兵。 -- 出自·毛澤東·臨江仙·贈丁玲
- 三年復(fù)六月,天子視朝久。 -- 出自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 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出自唐·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fēng)。 -- 出自唐·杜甫·洗兵馬
-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五首
- 三嘆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 出自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 三月雪連夜,未應(yīng)傷物華。 -- 出自唐·杜甫·闕題
-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 -- 出自唐·杜甫·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