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在第7個字的詩句
丈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塵劫至今,堂堂丈夫。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九千七百三十丈,下視寰海如秋豪。 -- 出自宋·釋智愚·登祝融峰
- 君不見卷席百丈,掩耳丹霞。 -- 出自宋·釋重顯·送惠文禪者
- 重詢擬進歸方丈,一句分明更不疑。 -- 出自宋·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 死墮鐵軸獄,方丈一萬釘。 -- 出自宋·釋遵式·誡酒肉慈慧法門
- 家山杳何許,千丈高巀嶭。 -- 出自宋·舒岳祥·將別棠豀遺仲素季厚昆仲
- 恨不筑城高萬丈,花飛莫放出重門。 -- 出自宋·舒岳祥·楊白花
- 通天有竇十余丈,游子們蘿來復往。 -- 出自宋·宋蒙·靈棲巖
- 愛君小軒才袤丈,滿地新芳雜紅紫。 -- 出自宋·蘇頌·省中早出與同僚過譚文思西軒詠太湖石
- 兩溪來活活,千丈落漉漉。 -- 出自宋·孫應時·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 出自宋·汪任·游南山
- 怪予蝸室不盈丈,欲有異境超塵凡。 -- 出自宋·王當·何源秀才為予畫山水圖覓詩
- 九華門外柳三丈,蕭相樓前松十尋。 -- 出自宋·王鞏·過池陽
- 聞說玉池蓮十丈,相期摘實上高峰。 -- 出自宋·王洋·和尹少稷上元
- 徐言中表有賢丈,已收旅骨依林垌。 -- 出自宋·王洋·寄何宣仲
- 中郎禾力高千丈,不稱詩情不作詩。 -- 出自宋·王洋·次曾谹父韻二首
- 巖穴嵌巉深數丈,驚人蛇虺隔凡才。 -- 出自宋·王宗賢·龍蛻洞
- 斯文光氣長,萬丈塞太虛。 -- 出自宋·魏麟一·天游峰
- 深山古木高千丈,怪石青苔繞四圍。 -- 出自宋·倭倭才·落筆峝
- 石筍古傳八百丈,鼎湖仙去幾千年。 -- 出自宋·吳謹微·游仙都五首
- 量竹不計圍,每丈必贏尺。 -- 出自宋·五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
- 平固恃險連百丈,僭擬官號熊與張。 -- 出自宋·邢凱·辛卯上是刑平寇歌
- 山懸翠幙幾千丈,我疑山頂即天上。 -- 出自宋·許元信·劉磐幕
- 當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 出自宋·許元信·劉磐幕
- 杜陵筆墨光萬丈,當時憾不同清賞。 -- 出自宋·楊虞仲·和嚴侍御柟木詩
- 天河瀉云潭,千丈不見濁。 -- 出自宋·姚辟·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 遙看飛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間。 -- 出自宋·喻良能·題開先寺
- 桔槔汲水三千丈,頃轉輪余一日回。 -- 出自宋·袁說友·觀鹽井二首
- 群夫山下蟻,百丈風中箏。 -- 出自宋·袁說友·過新灘百里小駐峽州城
- 卻聞城南圍,千丈一水過。 -- 出自宋·袁說友·和林子長韻
- 空山初幻花,方丈小飛來。 -- 出自宋·袁說友·植花于假山
- 一杯羹已飫,方丈食何因。 -- 出自宋·袁說友·庖人舟以風殿后早飯不繼
- 反觀此身,均一丈夫。 -- 出自宋·袁燮·丁未之冬營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勸功且為歌
- 桐廬江水碧,百丈見游魚。 -- 出自宋·張伯玉·宿桐廬縣江口
- 煩君斷取來方丈,徑入東坡疊嶂篇。 -- 出自宋·張九成·讀東坡疊嶂圖有感因次其韻
- 飛湍直下三千丈,急溜橫穿十二橋。 -- 出自宋·章鑒·杭山八景
- 當其保持盈,一丈若縱侈。 -- 出自宋·趙觀復·大滌洞天留題
- 石屏一帶三千丈,可惜題詩又不成。 -- 出自宋·趙汝回·雁山
- 蒼海茫茫波萬丈,鄉關遠在天之涯。 -- 出自明·鄭夢周·江南柳·江南柳
- 安得彩絲十萬丈,東南西北系飄零。 -- 出自宋·周承勛·端午
- 老僧長揖歸方丈,只有鐘聲送出山。 -- 出自宋·周登·游廬山南阜步月回寓館
- 白龍天來三百丈,飛沫直下琉璃灣。 -- 出自·朱杰·游九鎖
- 未添白發三千丈,又見銅駝五百年。 -- 出自元·張昱·送丁道士還豐陵
- 峰巒清翠高千丈,織女機絲手可攀。 -- 出自明·陳汝言·題溪山圖
- 赤松五千丈,一丈一云生。 -- 出自明·傅汝舟·赤松詠
- 青絲絡頭無一丈,挽住萬里見侖蹄。 -- 出自明·九皋聲公·題畫馬(四首)
- 憂添白發三千丈,夢歷瓊樓十二重。 -- 出自明·劉昌·和夏選部齊宿韻(四首)
- 東望蓬萊覓方丈,扶搖欲駕天池鹍。 -- 出自明·蒲庵禪師·遁游方丈歌為劉嗣庭賦
- 三韓勝地皆方丈,更借仙風傾一杯。 -- 出自明·申光漢·次華使張承憲公游漢江
- 蕊珠之峰數千丈,君時與我緣蘿上。 -- 出自明·孫蕡·羅浮歌寄洛陽李長史仲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