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在第2個字的詩句
丈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千丈漣漪瀉谷。 -- 出自宋·石正倫·霓裳中序第一·憑高快醉目
- 大丈夫不作,兒曹離別,何須更唱,三疊陽關錦還鄉,油幢佐幕,誰道青天行路難。 -- 出自宋·姚勉·沁園春·拂劍整裝
- 幾丈閑愁,寄風吹落天涯。 -- 出自宋·尹濟翁·聲聲慢·雕鞍芳徑
- 一丈明窗便有馀,四人燕坐小蓬壺。 -- 出自宋·趙文·飲袁國宗
- 萬丈廬山高,苦恨無樓憑。 -- 出自宋·董嗣杲·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 方丈九旬僧,足廢不能舉。 -- 出自宋·董嗣杲·甲戌武康大水凈林寺山門殿屋悉皆倒敝
-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 出自宋·董嗣杲·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 萬丈垂虹阿那邊,君來山水愈清妍。 -- 出自宋·陳深·贈吳江學掾
- 大丈夫,超覺性,了盡空門不為證。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方丈有門出不鑰,見個山童露雙腳。 -- 出自唐·呂巖·題四明金鵝寺壁
- 千丈木蘭從夢見,一瓢菖歜在淮香。 -- 出自宋·張埴·歜節南司洲驛
- 萬丈水聲落,四時松色寒。 -- 出自唐·竇參·登潛山觀
- 百丈化城樓,君登最上頭。 -- 出自宋·歐陽詹·和嚴長官秋日登太原龍興寺閣野望
- 十丈花開玉井峰,藤蘿亦附灌木叢。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韻答汪廣文
- 百丈懸泉舊臥龍,欲將肝膽佐時雍。 -- 出自唐·王仲舒·寄李十員外
- 萬丈冰聲折,千尋樹影停。 -- 出自唐·李洞·終南山二十韻
- 萬丈高松古,千尋落水寒。 -- 出自唐·左偃·寄廬山白上人
- 百丈為前牽,萬險即平砥。 -- 出自宋·王周·志峽船具詩·百丈
- 百丈為前牽,萬險即平胝。 -- 出自宋·王周·志峽船具詩·百丈
- 萬丈窺深澗,千尋仰絕壁。 -- 出自唐·慧宣·秋日游東山寺尋殊曇二法師
- 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 -- 出自唐·鐘離權·贈呂洞賓
- 千丈瀑流蹇,半溪風雨縆.興馀志每愜,心遠道自弘。 -- 出自唐·郭密之·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
- 方丈無功,萬錢增害,茹飲方將笑穴居。 -- 出自元·許有壬·沁園春 賦酪,次明初韻
- 百丈蒼官□丈霜。 -- 出自元·宋*·南鄉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憲副壽
- 百丈牽船上御河,客中送子奈愁何。 -- 出自·袁華·客海津送郭秀才南回(三首)
- 萬丈紅崖過。 -- 出自元·王哲·帶馬行·亙初獨許能騎坐
- 萬丈洪崖過。 -- 出自元·王哲·青蓮池上客
- 方丈堆空瞰碧潭。 -- 出自元·姜彧·浣溪沙 晉祠石刻二闋
-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試問禪關
- 方丈三神地,諸侯百里封。 -- 出自清·黃遵憲·香港感懷十首
- 方丈山中太史公,二年湖海困飄蓬。 -- 出自宋·項安世·病中謝客
- 函丈中間親覓訣,殘編里許細觀書。 -- 出自宋·項安世·迓朱侍講
- 百丈慵參老野狐,一只俄得小於菟。 -- 出自宋·張镃·虎斑貓
- 十丈亭橋穩踔溪,斜陽紅滟入船低。 -- 出自宋·張镃·安溪晚泊因到無凈院
- 百丈崖懸立,一泓流綠漪。 -- 出自宋·葉茵·水竹野十詠·峭壁寒潭
- 十丈蒼圭似削齊,摩挲信是古來碑。 -- 出自宋·葉茵·一片峰
- 百丈游絲牽別院。 -- 出自清·莊棫·蝶戀花·百丈游絲牽別院
- 農丈人,干頭萬緒幾時休,舉觴酩酊忘形跡。 -- 出自·寺公大師·醉義歌
- 百丈食必作,溈山饑便餐。 -- 出自·馬一浮·晚鐘
- 千丈紅塵 -- 出自元·張弘范·南鄉子·深院日初長
- 方丈瀛洲眼中見。 -- 出自宋·蔡肇·得奇石於峴山
- 百丈牽舟上春水,三尺為邦逢圣時。 -- 出自宋·晁公溯·江行
- 函丈論文仆屢更,夜深相對眼偏青。 -- 出自宋·陳宓·和翁子雅
- 千丈摳衣記武夷,家山今日屢攀躋。 -- 出自宋·陳文蔚·后一日因展省歸途口占
- 千丈飛崖倚半空,火云時節此清風。 -- 出自宋·陳宗禮·石仙觀
- 千丈割云潭影濕,一泓貯水月光寒。 -- 出自宋·戴泰·戲友不識硯
- 千丈蒼波爭倚薄,十圍便腹有森羅。 -- 出自宋·鄧忠臣·奉酬
- 三丈寬宇量,中立而不它。 -- 出自宋·度正·寄襄陽楊侍郎三丈
- 千丈聳巨棟,一朝成枯根。 -- 出自宋·方回·哭從兄良遇
- 百丈生潮頭,一勺本性具。 -- 出自宋·胡宏·水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