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在第2個字的詩句
丈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出自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
- “百丈游絲爭繞樹,一群嬌尾共啼花”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萬丈赤幢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 出自唐·李白·古意
-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 -- 出自唐·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 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鳊。 -- 出自宋·蘇軾·監洞霄宮俞康直郎中所居四詠 退圃
- 方丈門開怪不迎,給孤邀供未還城。 -- 出自宋·蘇軾·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見,留二絕
- 方丈涉海費時節,懸圃尋河知有無。 -- 出自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 方丈三韓外,昆侖萬國西。 -- 出自唐·杜甫·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
- 方丈渾連水,天臺總映云。 -- 出自唐·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 出自唐·杜甫·祠南夕望
- 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后。 -- 出自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
- 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 -- 出自宋·辛棄疾·西江月·千丈懸崖削翠
- 千丈清溪百步雷。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 出自宋·辛棄疾·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千丈陰崖百丈溪。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徐衡仲惠琴不受
- 千丈擎天手。 -- 出自宋·辛棄疾·一枝花/促拍滿路花
- 百丈碧潭底,寫出黃金盤。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百丈澗底死,寸莖山上春。 -- 出自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
- 一丈毯,千兩絲! -- 出自唐·白居易·紅線毯
- 方丈若能來問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 出自唐·白居易·齋戒滿夜戲招夢得
- 一丈紅薔擁翠筠,羅窗不識繞街塵。 -- 出自唐·李商隱·題二首后重有戲贈任秀才
- 五丈原頭秋色新,當時許國欲忘身。 -- 出自宋·陸游·感昔
- 百丈庚寅上峽時,至今猶健豈前期。 -- 出自宋·陸游·感昔
- 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 -- 出自宋·陸游·感舊
- 千丈新堤湖水滿,五更殘漏角聲悲。 -- 出自宋·陸游·暮春龜堂即事
- 五丈原頭刁斗聲,秋風又到亞夫營。 -- 出自宋·陸游·秋夜思南鄭軍中
- 方丈老翁無一發,更知來不為皮冠。 -- 出自宋·王安石·嶺零
- 千丈崩奔落石碕,秋聲散入夜云悲。 -- 出自宋·王安石·夜聞流水
-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 出自唐·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 出自唐·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函丈師臨席,鏘金壁有經。 -- 出自宋·歐陽修·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國庠勤講之什
- 十丈蓮花開處遠,三年楮葉刻成遲。 -- 出自宋·秦觀·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
- 萬丈巖崖坼,一道林巒瀑。 -- 出自宋·范仲淹·廬山瀑布
- 方丈蓬萊第一人,星軺玉節正青春。 -- 出自宋·楊萬里·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 千丈越羅初水凍,中間一點涴燕脂。 -- 出自宋·楊萬里·上元後一日往山莊訪子仁,中涂望見莊里李花
- 披丈渾不惡,凍手奈頻呵。 -- 出自宋·楊萬里·將至醴陵
- 方丈食前非不愛,風蟬一腹飽詩愁。 -- 出自宋·楊萬里·晚酌
- 方丈言虛設,華胥事眇然。 -- 出自唐·元稹·憲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詞三首
- 十丈霜根映澗虛,五緣茅屋野人居。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首
- 百丈清江十月天,寒城鼓角曉鐘前。 -- 出自唐·韓翃·送萬巨
-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煙。 -- 出自清·袁枚·大龍湫之瀑
- 十丈牡丹如錦蓋,人間姚魏卻爭春。 -- 出自宋·范成大·書樊子南游西山二記后
- 百丈深澗里,過時花欲妍。 -- 出自唐·劉長卿·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
- 百丈峰頭開古鏡。 -- 出自宋·黃庭堅·漁家傲·百丈峰頭開古鏡
- 萬丈融峰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 -- 出自宋·黃庭堅·衡山
- 方丈前萬仞深坑,但到牢關柱杖子。 -- 出自宋·黃庭堅·泐潭乾和尚真贊
- 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 出自宋·蘇轍·揚州五吟其五僧伽塔
- 我丈中心冰玉潔,世上浮榮盡灰滅。 -- 出自宋·蘇轍·次前韻答景仁
- 萬丈巍臺,碧罘罳外,袞袞野馬游塵。 -- 出自宋·吳文英·鳳池吟·萬丈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