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斷的成語
- 殘章斷簡: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同“斷編殘簡”。
- 殘圭斷璧: 殘缺不全的圭璧。指雖然殘缺卻是很珍貴的東西。
- 出死斷亡: 指效死捐生。
- 成城斷金: 成城,團結得像城堡一樣堅固;斷金,力量大得能折斷金屬。指萬眾一心,力量無比強大。
- 殘篇斷簡: 殘缺不全的書籍。
- 抽刀斷水: 抽刀:拔出刀來。水:流水。抽出刀來要斬斷流水。比喻無濟于事,反會加速事態的發展。
- 殘編斷簡: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
- 分釵斷帶: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
- 孤文斷句: 指片斷、孤立的文句。
- 隔皮斷貨: 指隔著封皮,判斷貨物的好壞。比喻憑外部現象推測內部底細。
- 割恩斷義: 舍棄恩德,斷絕道義。
- 枯蓬斷草: 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 零圭斷璧: 比喻殘破不全的珍貴文物。
- 飄萍斷梗: 隨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斷莖。比喻飄泊無定的身世。
- 漂蓬斷梗: 比喻生活不安定,到處漂泊。
- 飄蓬斷梗: 飄飛的蓬草和隨波逐流的斷樹枝。比喻到處漂泊,行蹤無定。
- 頹垣斷塹: 猶頹垣廢井。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
- 投鞭斷流: 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斷水流。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 同心斷金: 形容心齊力量大。
- 梧桐斷角: 指梧桐雖是柔木而可以斷堅硬之角。比喻柔能勝剛。
- 文身斷發: 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發,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后常用以指較落后地區的民俗。
- 雄雞斷尾: 斷尾:斷去尾巴。本指雄雞因怕做祭祀的犧牲而自殘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殺而自盡。
- 以義斷恩: 用大義割斷私恩。指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 遺篇斷簡: 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同“遺編斷簡”。
- 逸塵斷鞅: 指馬奔跑時揚起塵土,掙斷馬鞅。形容馬跑得很快。
- 遺編斷簡: 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
- 壯士斷腕: 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遲疑、姑息。
- 蛇螫斷腕: 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壞大事
- 識文斷字: 識字。指有一點文化知識。
- 誓天斷發: 斷發向天起誓。
- 共找到41個第三個字是斷的成語,還包含帶斷字的成語大全,以斷字開頭的成語大全;相關查詢: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