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第九
行軍第九
原文:【行軍第九】
孫子曰:
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軍于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旁有險阻、潢井、蒹葭、小林、□①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②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③□③,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p>
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卒未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注:]
?、伲骸棒琛奔印捌H”頭?!?/p>
?、冢篬垂瓦]?!?/p>
③:[讠翕]。
譯文:【行軍第九】
孫子說:在各種不同地形上處置軍隊和觀察判斷敵情時,應該注意:通過山地,必須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駐扎在居高向陽的地方,敵人占領高地,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上對軍隊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應遠離水流駐扎,敵人渡水來戰,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等它渡過一半時再攻擊,這樣較為有利。如果要同敵人決戰,不要緊靠水邊列陣;在江河地帶扎營,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是在江河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通過鹽堿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要逗留;如果同敵軍相遇于鹽堿沼澤地帶,那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這是在鹽堿沼澤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在平原上應占領開闊地域,而側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這是在平原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以上四中“處軍”原則的好處,就是黃帝之所以能戰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大凡駐軍總是喜歡干燥的高地,避開潮濕的洼地;重視向陽之處,避開陰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區,軍需供應充足,將士百病不生,這樣就有了勝利的保證。在丘陵堤防行軍,必須占領它向陽的一面,并把主要側翼背靠著它。這些對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為輔助條件的。上游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應等待水流稍平緩以后。凡遇到或通過“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這幾種地形,必須迅速離開,不要接近。我們應該遠離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靠近它;我們應面向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背靠它。軍隊兩旁遇到有險峻的隘路、湖沼、水網、蘆葦、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須謹慎地反復搜索,這些都是敵人可能埋設伏兵和隱伏奸細的地方。
敵人離我很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占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但挑戰不休,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扎在平坦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面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人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戰車駛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開來;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拽柴而走;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扎營。敵人使者措辭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辭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并排并列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抵兵倚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饑餓的表現;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飲的,是干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聚集鳥雀的,下面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旌旗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人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用糧食喂馬,殺馬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隊不返營房的,是要拼死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是敵軍沒有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先粗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他的企圖。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輕敵冒進,并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執行懲罰,那么他們會不服,不服就很難使用。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如果不執行軍紀軍法,也不能用來作戰。所以,要用懷柔寬仁使他們思想統一,用軍紀軍法使他們行動一致,這樣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平素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從來不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平時命令能貫徹執行的,表明將帥同士卒之間相處融洽。
網友關注
- 烏木馬的故事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四章 飛猴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十三章 救助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老漢倫克朗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麥穗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墳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圣母的小酒杯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上帝的食物
- 駝背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哈·曼丁的故事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精品推薦
- 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2℃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甘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2℃
- 河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18/3℃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興慶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玉樹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4℃
- 阿合奇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