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原文: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譯文或注釋:
一封諫迎佛骨的奏章,清早奏給皇上,晚上就被謫貶到八千里路外的潮陽。我本想替圣上除掉有害的事情,豈肯因為年邁衰老而顧惜自己的老命呢?
濃濃的云霧橫阻在秦嶺上空,不見家在何方;大雪擁塞藍關,連年、馬也不肯前進。我知道你遠道趕來是有用意的,為的是到瘴氣多的江邊收我的尸骨呀!
【注釋】
[1]左遷:從前朝廷對官員的處分,降級調用。藍關:藍田關。在長安四周藍田縣境。
[2]藍關:地名,一名關。在陜西藍田縣南面。
[3]封:在此指諫書。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4]朝奏:上給皇帝的奏章。這是指在元和十四年韓愈上書勸唐憲宗不要為迷信鋪張浪費的《論佛骨表》。
[5]潮州:今廣東省東部潮安縣。
[6]圣明:皇帝,此指唐憲宗。
[7]肯:豈肯。“將”是將養或愛護之意。肯將,則是豈肯將養的意思。
[8]秦嶺:指橫亙陜西南部的山脈,終南山。
[9]瘴江:僻荒地方的河流。指潮州四周的韓江,是有名的瘴癘之地。
【賞析】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愈因勸阻朝廷迷信迎接佛骨一事,觸犯“人主之怒”,闖下大禍,差點丟了命,幸得大臣們力保,才被貶謫到潮州為刺吏。行至藍關,他的侄孫前去探望他。他感憤交集,寫下這首律詩。此詩前兩聯雖也是鋪寫直陳,卻留有余韻,余韻就在豈“肯”“惜殘年”上。“云橫”、“雪擁”二句,也頗寓沉郁悲憤之情。“好收吾骨”一聯,很多人釋為作者向侄孫托收遺骨。如果回顧“豈肯惜殘年”之句,再從“知爾意”一想,則言外之意就很明白了。“爾有意”而我未必,凜然之氣與慷慨之情猶在字里行間,表現了韓愈剛直不阿,老而彌堅的性格。
韓愈一生,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論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人大內”,觸犯“人主之怒”,幾被定為死罪,經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里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可想而知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下這首名篇。
首聯直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說,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著“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論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譴亦無怨悔。
三、四句直書“除弊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真有膽氣。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肯將衰朽惜殘年”,且老而彌堅,使人如見到他的剛直不阿之態。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壯。韓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知他當日倉猝先行,離別妻兒時的心情若何。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淚。
此兩句一回顧,一前瞻。“秦嶺”指終南山。云橫而不見家,亦不見長安:“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詩),何況天子更在“九重”之上,豈能體恤下情?他此時不獨系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馬不前”用古樂府:“驅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意。他立馬藍關,大雪寒天,聯想到前路的艱危。“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結語沉痛而穩重。《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老臣蹇叔哭師時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語意緊扣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從思想上看,此詩與《論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很能表現韓愈思想中進步的一面。
就藝術上看,此詩是韓詩七律中佳作。其特點誠如何焯所評“沉郁頓挫”,風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風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頓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筆勢縱橫,開合動蕩。如“朝奏”、“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對比鮮明,高度概括。一上來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三、四句用“流水對”,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緊緊承接上文,令人有渾成之感。五、六句宕開一筆,寫景抒情,“云橫雪擁”,境界雄闊。“橫”狀廣度,“擁”狀高度,二字皆下得極有力。故全詩大氣磅礴,卷洪波巨瀾于方寸,能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此詩雖追步杜甫,但能變化而自成面目,表現出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律詩有謹嚴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詩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較好。好在雖有“文”的特點,如表現在直敘的方法上,虛詞的運用上(“欲為”、“肯將”之類)等;同時亦有詩歌的特點,表現在形象的塑造上(非凡是五、六一聯,于蒼涼的景色中有詩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摯深厚的感情的抒發上。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詩味濃郁,詩意盎然。
網友關注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螳螂捕蟬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歧路亡羊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三人行賈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新三字經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郁離子哭壞宅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罰人豬肉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五代史伶官傳序
精品推薦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神農架林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門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6℃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