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
原文:
作者或出處: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或注釋: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注釋】
[1]承天寺:在現在湖北黃岡南。
[2]元豐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年號。
[3]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想到,考慮。與為者樂,共同游樂的人。
[3]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寄居承天寺。
[4]遂:于是。
[5]寢:入睡。
[6]相與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與,一同,共同。
[7]庭中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
[8]如積水空明:好像積水清澈透明??彰?,形容水的澄澈。
[9]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總稱。荇,一種多年水生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10]蓋:承接上文,解釋原因,表示肯定,相當于“大概”這里解釋為“原來是”。
[11]閑人: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在句中譯為清閑的人,或有著閑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12]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
[13]耳:罷了。
【賞析】
《記承天寺夜游》被后人譽為“寫月色的絕唱”,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低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一段話很精辟: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一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云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郁而見于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文,是“充滿勃郁”于內而不得不表現于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涌,汪洋浩瀚;溢為游記、書札、序跋等雜文,回旋激蕩,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只有84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當行”,“止于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瀉無余,還有什么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沒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尋“樂”。一個人“行”了一陣,不很“樂”,再有一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個可以共“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后講了些什么,約他尋什么“樂”,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么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燥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于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于“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于他和張懷民。于是總括這一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一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于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一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閑”;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細,那么清楚,兩個人都很“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游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閑人”。結尾的“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吾兩人”的“閑”。惟其“閑”,才能“夜游”,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網友關注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罰人豬肉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三人行賈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歧路亡羊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螳螂捕蟬
- 郁離子哭壞宅
- 新三字經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虞師晉師滅夏陽
精品推薦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金鳳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水磨溝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