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諫征犬戎
原文:
作者或出處:《國語》
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xiāng),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翟之間。不敢怠業(yè),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惡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wèi)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于德,無勤民于遠。
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槨,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譯文或注釋:
周穆王將征伐犬戎,祭公謀父勸阻說:“不行。先王顯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儲存起來到一定時候動用的,一動用就使人畏懼;炫耀武力就會濫用,濫用就不能使人畏懼。所以周公的《詩經(jīng)·周頌·時邁》說:‘將兵器好好收藏,將弓箭藏在皮囊;我們君王尋求美德,施予這華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長。’先王對于百姓,努力端正他們的德行,使他們的性情更加寬厚;擴大他們的財源,改進他們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禮法整頓他們,使他們追求利益而避免禍害,懷念恩德而畏懼威力,所以能保證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壯大。
從前我們先王世代做農(nóng)官之長,服事虞、夏兩朝。到夏朝衰落的時候,廢除了農(nóng)官,不再致力于農(nóng)業(yè),我們先王不窋,因而失去了官職,隱藏到戎狄中間。他仍然不敢怠慢祖業(yè),時常稱道祖先的功德,繼續(xù)完成祖先留下的事業(yè),研習祖先的訓令和典章;早晚謹慎勤懇,忠實地遵守,誠懇地奉行,世代繼承祖先的功德,不辱前人。到了武王,發(fā)揚前代光明的德行,再加上仁慈與溫和,事奉神靈,保養(yǎng)百姓,莫不歡欣喜悅。商王帝辛,大為百姓所憎惡,百姓不能忍受,欣然擁戴武王,在商朝國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戰(zhàn)。這不是先王致力于武力,而是為了盡力體恤百姓的痛苦,除掉他們的禍害。
先王的制度:王畿以內五百里的地方稱甸服,王畿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稱侯服,侯服以外至衛(wèi)服以內的地方稱賓服,賓服以外的蠻、夷地方稱要服,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稱荒服。甸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祖父、父親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賓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遠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諸侯則朝見天子。祭祖父、父親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遠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見天子一生一次。這是先王的遺訓。
如有不逐日進貢的,天子就修省內心;有不按月進貢的,天子就修明法令;有不按季進貢的,天子就修明禮儀;有不進歲貢的,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有不朝見的,天子就修明德行。這幾個方面依次做到而仍有不來的,天子就修明刑法。這時就有懲罰不逐日進貢的,討伐不按月進貢的,征討不按季進貢的,責備不進歲貢的,曉諭不來朝見的。這時也就有懲治的法律,有攻伐偽軍隊,有征討的裝備,有嚴厲譴責的命令,有用文字曉喻的文告。發(fā)布命令,公布文告,而再有不來的,天子就在德行上增強修養(yǎng),不讓百姓到遠方去受苦。
所以近處的諸侯無不聽命,遠方的諸侯無不歸順。現(xiàn)在大畢、伯士一去世,新即位的犬戎國君就帶著貢品前來朝見,天子卻說:‘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討他’,并且向他炫耀武力,這樣做恐怕會廢棄先王的遺訓,而使朝見天子之禮瀕于破壞吧?我聽說那犬戎國君秉性敦厚,能遵循祖先的遺德,遵守終生朝見一次之禮,專一不二,他們會有防御我們的準備的。”穆王不聽,去征戰(zhàn)犬戎,只得到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帶回來了。從此以后,荒服地方的諸侯就不來朝見了。
網(wǎng)友關注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罰人豬肉
- 子產(chǎn)卻楚逆女以兵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歧路亡羊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代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郁離子哭壞宅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三人行賈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新三字經(jīng)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代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螳螂捕蟬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召公諫厲王弭謗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