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報燕王書
原文:
作者或出處:《戰國策》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余城,盡郡縣之以屬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刦代之將。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齊田單詐騎刦,卒敗燕軍,復收七十余城以復齊。燕王悔,懼趙用樂毅,乘燕之敝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曰:“先王舉國而委將軍,將軍為燕破齊,報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動,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將軍之功哉?會先王棄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誤寡人。寡人之使騎刦代將軍,為將軍久暴露于外,故召將軍,且休計事。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而歸趙。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望諸君乃使人獻書報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自負以不肖之罪,故不敢為辭說。今王使使者數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圣之君,不以祿私其親,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隨其愛,能當者處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學者觀之,先王之舉措,有高世之心,故假節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謀于父兄,而使臣為亞卿。臣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于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臣對曰:‘夫齊,霸國之余教,而驟勝之遺事也。閑于兵法,習于戰攻。王若欲伐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舉天下而圖之,莫徑于結趙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趙若許,約楚、魏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節,南使臣于趙,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舉而有之于濟上。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大呂陳于元英,故鼎返乎歷室,齊器設于寧臺,薊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為順于其志,以臣為不頓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國諸侯。臣不佞,自以為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于后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遺令詔后嗣之遺義,執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于后世。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乎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早見主之不同量,故入于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國,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也,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
譯文或注釋: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聚合韓、趙、楚、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奪取齊城七十余座,并把它們都改為燕國的郡縣。當時齊國只有聊城、莒、即墨三城未被攻下。正值此時,燕昭王死了,昭王的兒子惠王即位。由于齊人使用反間計,惠王疑心樂毅有異圖,就派騎刦代替樂毅為將。樂毅逃奔到趙國,趙封樂毅為望諸君。齊將田單對騎刦施用詐謀,終于大敗燕軍,收復了七十余座城池,并使齊國復興。燕惠王后悔了,他又害怕趙國起用樂毅,乘燕國現在疲困時來攻取燕。于是惠王派人責備樂毅并道歉說:“先王把整個國家重任委托給您,您為燕大破齊國,替先王報了仇,使天下的人都為之震動,我怎敢有一時一刻忘記您的功勞呢?適逢先王棄世,我剛剛即位,左右的臣子貽誤了我;而我所以派騎刦代替您,是因為想到您長期領軍在外,風餐露宿,艱辛異常,故派人召您回來,是要您暫時休息一下,將與您共議軍國大事。您卻誤聽了別人的話,以為與我有什么隔閡,于是棄燕而投趙。您為了自己打算而這么做,當然是可以的,可您用什么來報答先王對您的深思厚意呢?”
望諸君樂毅于是派人向燕惠王獻上自己的書信,信中道:“我不才,沒有銘記先王的教誨,來順從您左右人的意愿;又深恐回燕會獲得殺身之罪,以至損害先王的明鑒和您的仁義名聲,所以逃奔到趙國。我寧愿自己承擔不好的罪名,并不敢為自己辯解。如今您派使者數說我的過失,我怕您左右的人不能明察先王為什么要厚愛、任用我的緣由,同時也怕您不明白我為什么要事奉先王的用心,所以大膽寫信回答您。
我聽說過,賢明圣哲的君主,不把爵祿私自賜給親近的人,而只把它賜給功勞多的人;不拿官職賜給所愛的人,只把它給予足以勝任的人。所以,能夠在考察后,認為對方確有才能,才授予官職,這樣的君主,才是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的君主;考量對方的德行,認為可以結交然后才和他結交,這樣的士,才算是能夠樹立名聲的士。我就自己所學的來觀察,先王的行為措施,有高出當時一般君主的理想,所以我在持魏節出使燕國時,能被燕國察知、了解。先王對我過分抬舉,把我從眾賓客之中提拔起來,位置安頓在群臣之上;沒有和同姓大臣商量,就讓我擔任亞卿。我自以為接受先王的命令指示,可以僥幸而無罪過了,所以接受了先王的任命而沒有推辭。先王命令我說:‘我對齊國有蓄積得很久很深的仇恨,我沒有度量力量的輕微薄弱,想找齊國報仇。’我回答道:‘齊國有爭奪霸業的經驗和爭戰屢勝的優勢,影響至今,不可輕視。同時,齊國將士熟悉兵法,擅長戰事。您如果要攻打齊國,就必須匯合諸侯各國的力量來對付它;而匯合天下諸侯各國來對付它,沒有比直接聯絡趙國更好的了。而且齊國的淮北、宋地,楚,魏兩國早就想占取了。趙國如果應允了我們,會約楚、魏兩國戮力同心,四國一起攻打它,齊國一定會大敗的。’先王以為這個意見對,就交給我符節,叫我往南出使到趙國。到完成使命回來報告后,便起兵同諸侯各國一起攻打齊國。憑著老天的意志,先王的威靈,河北的趙、魏等國都隨先王一起打到濟水上。濟上的大軍,奉令出擊齊軍,取得大勝;而且輕裝精銳的士卒,直搗齊國的國都。齊湣王逃遁到莒地,僅僅保全住自己的一條命。珠玉、財寶、兵車、鎧甲以及珍貴的器物都收到燕國來了。齊國的大鐘陳放在燕國的元英殿上,燕國的寶鼎重新回到了燕宮歷室,齊國的祭器設置在燕國的寧臺,而燕國薊丘種植的竹子原是齊國汶上竹田里的產物。自從五霸以來,功業沒有趕得上先王的了。先王以為志愿得到了滿足,認為我沒有辜負使命,所以割地而封賞我,使我能得到相當于小國諸侯一樣的地位。我不才,自認為接受先王的指令教誨,可以僥幸而無罪過了,所以接受了封賞而沒有辭讓。
我聽說賢明圣哲的君王,建立起的功業不會廢棄,所以把它記載于史書;有先見之明的人,成就了盛名而不會敗壞,所以能被后世稱頌。象先王那樣報仇雪恥,平服具有萬乘兵車的強國,得到齊國八百年累積的財富。到了去世之時,他的遺教沒有衰歇。執掌政權、管理國家大事的臣子,又能尊循他的法令,慎重地對待他的嫡庶,遺澤施及百姓。上述種種功勛,都可教育后世,作為后代的榜樣。我又聽說,善于創始的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開頭的不一定有好的結局。以往伍子胥的意見被闔閭采納,所以闔閭能遠征郢都;夫差卻不是這樣,相反他把伍子胥的尸體裝在革囊里,拋到江中。吳王夫差沒有覺悟到于胥勸他滅越的意見具有先見之明,可以建立大的功業,所以把子胥的尸體拋到江中而不知道后悔;伍子胥呢,沒有早早看到闔閭和夫差二王胸懷度量不同,所以被拋到江里還不知改變。免于殺身之禍,保全過去的功勞,以表明先王知人善用的業績,這是我的上策;遭受詆毀、侮辱性的誹謗,致使先王明鑒之名毀壞,這是我最為不安的;面臨無法預料的重罪,又想僥幸助趙伐燕以自利,這種不義的事,我是決不敢做的。我聽說,古代的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和朋友絕交,也不說別人的壞話;忠臣被迫離開一國到另一國去,并不歸咎國君來洗刷自己的名譽。我雖不才,卻多次承受過君子們的教誨。恐怕您聽信左右人的話,而不明察被您疏遠的人的行為,所以大膽寫信答復您,希望您仔細想想吧!”
網友關注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歧路亡羊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三人行賈
- 新三字經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螳螂捕蟬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罰人豬肉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郁離子哭壞宅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