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譯文或注釋: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里,蚊群發(fā)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xiàn)了千百只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gòu)成一幅青云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云邊上發(fā)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臺子一般高,把叢草當(dāng)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dāng)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dāng)成丘陵,低陷部分當(dāng)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只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jì)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fù),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注釋】
[1]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題目是編者加的。沈復(fù)(1763—?)字三白,長洲(現(xiàn)在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xué)家。
[2]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3]物外: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項:頸,脖頸。
[5]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帳:末染色的帳子。
[7]徐:慢慢地。
[8]唳(lì):鳥鳴。
[9]恰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恰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賞析】
本文選自清代文學(xué)家沈復(fù)的《浮生六記》之《閑情記趣》,該書原有6記,先存前4記,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動的筆觸、細膩的刻畫,記述了作者兒時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心的童趣圖,充分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稚氣爛漫的情趣。主要體現(xiàn)在:
一、憶寫童趣,一線串珠。
這是一篇敘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現(xiàn)那令人沒齒難忘的童真童趣,為此,文章以兒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為主線,按照“總—分”結(jié)構(gòu)組織全文,緊扣一個“趣”字來寫。先總寫童年時常有超乎塵世之外的樂趣,其中“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為下文作張本。然后分說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觀蚊如鶴之趣,視飛蚊為“群鶴舞空”,于蚊帳中玩蚊子,“我”感到極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視小草為林木,蟲蚊為走獸,土礫為丘壑,“我”神游其間,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觀二蟲相斗,視為“龐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蟲,“我”生氣,鞭而驅(qū)之。至此,幾個分散的小故事就連綴成一個整體,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二、觀察細微,凸現(xiàn)童真。
童年趣事,均是瑣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卻是難忘的“大事”。文章在安排好線索的同時,以兒時觀察事物的獨特角度,精選了充滿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動細致地加以刻畫。這樣,整篇文章童趣橫生,每個故事引人入勝,每個細節(jié)生動傳神,字里行間凸現(xiàn)童真。請看一些典型例子:“沖煙飛鳴”中的“沖”字,使人想見蚊群在彌漫的煙霧中亂飛亂闖的情狀;“定目細視”中的“定”,“觀之正濃”中的“濃”凸觀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特有情狀和心態(tài);“夏蚊成雷”,眾人避之尚恐不及,年少的“我”卻“擬作群鶴舞空”,觀得津津有味,瞧得浮想聯(lián)翩;“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足見其觀察時間多長,興致多濃;蛤蟆“拔山倒樹而來”,初讀似乎感到有違事理,細品則深感用語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寫,且符合兒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視的錯覺,生動而真實。
三、想象豐富,童心可愛。
魯迅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這表明兒童的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喜歡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節(jié),從而產(chǎn)生豐富奇異的想象。本文正是通過大膽的想象,進行高度的夸張來極力張揚童趣。兼用夸張和比喻的“夏蚊成雷”,找到了蚊群嗡嗡與悶雷之間的聲似,以鶴喻蚊,找準(zhǔn)了二者體形的形似,“心之所向”,眼前果然就出現(xiàn)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作青云白鶴觀”;我蹲在草間,觀二蟲爭斗,興致正濃時,竟把癩蛤蟆的“偷襲”,說成是“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由實生虛,“虛”得鮮活生動神奇;把叢草當(dāng)作森林,蟲蟻視為野獸,土礫比作丘谷,同樣是“我”創(chuàng)造性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產(chǎn)物,而這些聯(lián)想和想象,又是以一顆天真的童心(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chǔ))作為出發(fā)點的,因而顯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著新奇爛漫的童趣。
網(wǎng)友關(guān)注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三人行賈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新三字經(jīng)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代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
- 孫權(quán)喻呂蒙讀書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子產(chǎn)卻楚逆女以兵
- 郁離子哭壞宅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螳螂捕蟬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代徐敬業(yè)討武曌檄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罰人豬肉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讀史方輿紀(jì)要》總敘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歧路亡羊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西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轉(zhuǎn)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陰,風(fēng)向: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西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zhuǎn)小雨,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zhuǎn)小雨,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zhuǎn)浮塵,風(fēng)向:西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