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列子》一書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與道家十分接近,后來被道教奉為經典。唐天寶元年(公元 742 年)詔稱《列子》為《沖虛真經》。書中記載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因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也有一定地位。書中還有大量的養生與古代氣功的論述,亦值得研究。我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吸取其精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列子》是有必要認真閱讀的。
《列子》一書相傳為戰國時期列御寇所著。列御寇在古籍中又被寫作列圄寇、列圉寇,鄭國人?!肚f子》中有許多關于他的傳說?!秴问洗呵?middot;不二》說:“子列子貴虛。”這里的“虛”即虛靜、無為,一切順應自然。列子曾向壺丘子林和老商氏學過氣功?!肚f子·逍遙游》把他描繪成為神仙,說:“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的學說主要是養生術,因而他不大關心政治,認為政治事務與政治斗爭,以及一切改造社會和改造自然的努力都有礙于養生。在這方面,他與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權術有明顯區別,而比較接近于莊子,其消極因素是十分明顯的。但他與奏漢的神仙家又有所不同,認為人不能長生不死,有生必有死,該生就讓它生,該死就讓它死,才是正確的態度。在這一點上,也和莊子相同。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了。今天我們見到的《列子》,可能是西晉人的作品。馬敘倫《列子偽書考》說:“蓋《列子》晚出而早亡,魏晉以來好事之徒聚斂《管子》、《晏子》、《論語》、《山海經》、《墨子》、《莊子》、《尸佼》、《韓非子》、《呂氏春秋》、《韓詩外傳》、《淮南》、《說苑》、《新序》、《新論》之言,附益晚說,假為向序以見重。”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對此作了歸納:(一)劉向的《列子序》稱列子為鄭人,與鄭繆公同時,然而書中多言繆公以后事,如孔穿、公孫龍是戰國后期人而入書。(二)書中多采引先秦與西漢諸子書的資料,除馬敘倫《列子偽書考》已列舉者外,還有今已亡佚的《湯問》、《說符》等。(三)書中有些資料更晚,如太初、太始、太素說出自《易緯》,切玉之刀、火浣之布乃魏文帝事,周穆王駕八駿西游出自汲家書《穆天子傳》,《楊朱篇》縱恣肉欲,不符合《淮南子·汜論訓》關于楊子“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宗旨,而反映魏晉人的放蕩性格。(四)有明顯的佛教影響,如“西方之人有圣者”指佛,“死之與生,一往一反”乃釋氏輪回之說等。(五)從語言的角度考察,書中有不少漢以后、甚至魏晉以后的詞匯。
今本《列子》雖系魏晉人的作品,但他們在重新編輯《列子》時,畢竟采錄了許多先秦古籍中關于列子的記載,并不是完全憑空捏造。其中有些寓言故事古樸無華,不見于漢魏諸書,如愚公移山、扁鵲易心等。可知今本《列子》中也保存了不少古本《列子》的斷倚殘篇與零星記載,對于研究列子其人及其思想仍然有一定參考價值。
《列子》的版本甚多,清人汪繼培曾取影宋本、纂圖互注本、明世德堂本、虞九章和王震亨同訂本參訂缺誤,刻入《湖海樓叢書》。今人楊伯峻先生以汪本為底本,復取瞿氏鐵琴銅劍樓所藏之北宋本(即《四部叢刊》之底本)、吉府本、鐵華館影宋本、《道藏》諸本(白文本、宋徽宗《義解》本、林希逸《口義》本、江遹《解》本、高守元集《四解》本)、元本、明世德堂本參校,于汪本頗多訂正,并吸取歷代注家解釋,著成《列子集釋》,于1979 年 10 月由中華書局出版,是為《列子》一書最好的版本。本書的原文部分,以楊伯峻《列子集釋》本為依據,只作了個別訂正。校勘記也多采自該書,但為了節省篇幅,只采錄了少量的必須說明的部分,納入了注釋之中。標點有與《集釋》本相同者,也有與《集釋》本相異者。本書的注釋部分,引用或參考了歷代諸家的注釋,除《列子集釋》中已集錄者外,還參考了任繼愈先生的《老子新譯》(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3 月版)、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 1983 年 5 月版)、周克昌先生的《讀<列子集釋>札記》(載《古籍點校疑誤匯錄四》,中華書局 1990 年 3 月版)等,有可從者擇善而從,無可從者賦以己意。本書的譯文部分,參考了楊伯峻先生的《白話列子》(岳麓書社 1990 年 4 月版),但該書有多處漏譯(不知何故,漏譯達 20 多處),其中許多譯文也值得商榷,當然開創之功不應抹煞。筆者步楊伯峻等先生之后塵,理應有超過前人之處,但因水平所限,無論在標點、???、注釋與今譯方面,都必定存在不少錯誤與不妥之處,歡讀者批評指正。
網友關注
- 養心莫善于寡欲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
- 王翦請求良田美宅
- 九牛壩觀抵戲記
- 晉公子重耳之亡
- 觀于海者難為水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 陳藩愿掃除天下
- 玉戭生與三烏叢臣
- 齊人有一妻一妾
- 兩諍臣諫魏文帝
- 始得西山宴游記
- 齊桓公下拜受胙
- 念奴嬌·赤壁懷古
- 戊午上高宗封事
- 峽江寺飛泉亭記
- 虞師晉師滅夏陽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臧哀伯諫納郜鼎
- 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范仲淹有志天下
- 夢游天姥吟留別
- 記王忠肅公翱事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罰人豬肉
- 螳螂捕蟬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 新三字經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 揚州慢·淳熙丙辛日
- 魏武將見匈奴使
- 石魚湖上醉歌·并序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山坡羊·驪山懷古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鄒忌諷齊王納諫
- 信陵君竊符救趙
- 石崇與王愷爭豪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送李愿歸盤谷序
- 千秋歲·謫處州日作
- 《讀史方輿紀要》總敘
- 上樞密韓太尉書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 蘇秦以連橫說秦
- 代徐敬業討武曌檄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 五代史伶官傳序
-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
- 三人行賈
- 鈷鉧潭西小丘記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郁離子哭壞宅
-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 孫權喻呂蒙讀書
-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送宗判官歸滑臺序
-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過小孤山大孤山
- 葛周割愛賞功臣
- 召公諫厲王弭謗
-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
- 歧路亡羊
-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精品推薦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射陽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8℃
- 富蘊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8/7℃
- 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5℃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