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早報消息 昨天(8日),青島市氣象局發布2011/2012年冬季青島市氣候影響評價,今年冬天,降水偏少,平均氣溫、日照時數和大氣干旱指數均正常。盡管降水偏少,但島城并未出現旱情,3月初的兩場雨給島城增水不少,對小麥的生長極為有利。
平均氣溫低了0.6℃
從2011年12月到2012年2月,島城冬季全市平均氣溫-0.5℃,比常年同期低0.6℃。“通常我們以0℃來判斷冬天屬于暖冬還是寒冬,如果大大高于0℃則屬于暖冬,大大低于0℃則屬于寒冬。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略低于0℃,不能說是寒冬,只能說今年冬天偏冷一些。”青島市氣象臺中長期預報員李德萍告訴記者。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冬季氣溫前后低,中間正常,去年12月份全市平均氣溫0.6℃;1月份全市平均氣溫-1.5℃,與常年同期持平;2月份全市平均氣溫-0.6℃。冬季平均氣溫市區最高為0.6℃;萊西最低為-2.2℃。冬季極端最低氣溫-13.4℃,2月3日出現在萊西;極端最高氣溫為11.6℃,2011年12月13日出現在膠南。
降水比常年少了32.2%
今年冬季的降水,青島市平均降水量為21.7毫米,較常年同期少32.2%,較去年同期少3.2毫米。“盡管降水偏少,但青島現在并未出現旱情,主要是3月份接連下了兩場雨,雨量都不小,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冬季降水的不足。”李德萍告訴記者,去年秋季的降水比往年多,這也讓島城沒有出現旱情,土壤的濕度一直保持得不錯。
在時間分布上,去年12月份島城降水量最多,但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降水量則明顯少于往年。降水的空間分布上也呈現出南多北少的特點,冬季降水量膠南最多,嶗山最少。
大氣層層結穩定致霾多
今年冬天,島城市區出現霾33天,其中去年12月15天,今年1月14天,2月4天。“霾出現的天數是近幾年增加的一個新的觀測項,無法同往年的數據做比較。”李德萍告訴記者,今年冬天出現霾主要集中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出現霾的原因主要是冬季大氣層層結穩定,導致風力不大,空氣流通差,空氣中的塵埃無法及時釋放和擴散。
霾的出現也讓島城的日照時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今年冬季全市平均日照總時數496小時,比常年同期少了26小時,比去年同期少61小時。“2月份天氣開始回暖,風力也開始加大,這讓霾出現的幾率大大降低。此后隨著春季的到來,青島市的風力也將變大,出現霾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李德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