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
關東大地震時間
1923年9月1日,東京時間11時58分。震中緯度,北緯N35.2°東經E139.3°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
日本關東大地震造成99331人喪生,失蹤43476人,受傷103733人,共計246540人。
日本關東大地震情況
日本關東地區發生7.9級強烈地震,共造成傷亡約25萬人,房屋倒塌12萬間,經濟損失300億美元,200多萬人受災無家可歸,受災地區覆蓋橫濱和東京一帶。故稱為關東大地震。
據日本政府發表的數字,死亡和失蹤的人數共計14萬余人,其中東京的4萬余人是被大火包圍因烘烤或窒息而死。震后的三角測量表明,相模灣以北和東邊的房總半島的地面有較大的向東南的水平位移。對相模灣海底的測量則表明相模灣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區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區以北發現一處海底上升了250米。這表明這次地震導致了海底地形的大變動。日本南部海域處于菲律賓海板塊與日本列島的鄰接部位,這里的板塊消減運動方向與上述海底地形變動是相符合的。
1923年9月1日大森教授訪問澳大利亞悉尼天文臺。當地時間下午1時09分,當他來到天文臺地震觀測室的瞬間,地震儀的記錄筆突然發瘋一樣大幅擺動,“太平洋的什么地方發生大地震了”,大森一邊說一邊仔細分析地震記錄,頓時,他驚呆了,大地震似乎就在東京附近!不久,就傳來了東京大地震和大火的外電。
關東大地震災情
1923年9月1日11時50多分,時近正午,日本關東地區的大多數人家都在準備午飯。突然,地下傳來一陣可怕的轟鳴聲,緊接著大地劇烈地抖動起來,剎那間房倒屋塌,許多人來不及反應就被砸死在屋子內。燒飯的爐火翻倒,引起木造房屋著火……。
地震的震源在東京灣西南的相模灣。沿此海岸除東京和橫濱兩大城市外,還有許多小城鎮,統稱關東地區。這里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經濟繁榮,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震中距橫濱約60多公里,距東京約90多公里,因為這一地區復蓋著松軟的沖積層,一些抗震性差的木造房屋大多在地震中完全倒塌毀壞,損失嚴重。
地震發生時又正在中午做飯時間,房屋一塌幾乎馬上起火。東京、橫濱雖然開始火勢很小,但因為地下供水管道破壞,消防設施也已震毀,許多街道擁擠狹窄,消防人員根本無法撲火。救火人員千方百計從水溝和水井中抽水,但是無濟于事。當大火臨近時,人們爭著攜帶家財用具,拉著人力車逃命,結果堵塞交通,貽誤救火,而且把火帶過馬路,使火勢不斷蔓延。火長風勢,風增火威,熊熊烈火卷起陣陣旋風又使著火區不斷擴大。
特別悲慘的是東京下町區(墨田區),約4萬人逃到被服廠廣場避難。因地處下風,不久廣場就被猛烈的大火包圍,無路可逃,許多飛濺火星隨風而至,衣物家什開始燃燒,整個避難廣場一片火海。有不忍燒烤的人跳入河中,不是淹死就是被高溫河水燙死,3.8萬人活活燒死于此地。
大火燃燒了3天,直至可燒的燒盡。關東大地震引發的次生火災,燃燒時間、過火面積和死亡人數等在災難史上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
除了建筑倒塌和次生火災,這次地震引發的山崩、海嘯等次生災害也十分嚴重。
地震時如何自救zhuanti/di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