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大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卷風、局部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發生 于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空間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里。其生命史短暫并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強對流天氣來臨時,經常伴隨著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惡劣天氣,致使房屋倒毀,莊稼樹木受到摧殘,電信交通受 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世界上把它列為僅次于熱帶氣旋、地震、洪澇之后第四位具有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
在春末夏初的六月高考季節,也正是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期。短時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會危及人身財產安全,道路交通等會遇到障礙,甚至可能會導致考生誤考,高考延期等現象的發生。
針對預防高考強對流天氣對考生的影響,氣象專家則建議考生和家長,要注意雷電防護,短時暴雨可能造成交通不暢,安排路途時間應留有余地;山區考生應注意山洪地質災害,確保路途安全準時赴考。具體防御雷電常識如下:
1、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2、野外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不要躲在樹下,這種地方最容易受到雷擊。
3、不要使用手機,且勿站立于山頂或樓頂上。
4、不要使用摩托車、拖拉機等,汽車往往是極好的避雷之地,有屏蔽作用,即使被擊中,也一般不會傷到人。
5、要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寬大金屬構架、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和船只。
6、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在曠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趕路時,要穿塑料雨衣;要將手表、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不 要奔跑,要走得慢些,步子小些,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越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7、不要騎在牲畜或自行車上;在空曠場地不要打傘,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帶有金屬桿的工具如鐵鍬、鋤頭扛在肩頭。
8、在野外的人群,無論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應拉開幾米的距離,不要擠在一起,也可躲在較大的山洞里。
9、不要游泳,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濱、水田地和小船上。
應對高考期間可能的強對流天氣影響,有關部門和考生需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考點基礎設施建設。對地勢低洼、容易積水的考點主校道實行升級改造,抬高、硬化路基,疏通、改造下水道。
二是加強防雷設施建設。對各考點、考生住宿地和電力、電信部門的防雷設施開展全面檢查,對設施設備老化的及時予以更新,并制定了雷電天氣保電、保證通信應急方案。
三是加強交通疏導。防止因雷雨造成交通堵塞,確保接送考生和試卷的車輛暢通無阻。確保路途安全、準時赴考。
四是在考前教育中增加防雷知識等內容,教會考生避災技巧,防止雷電等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