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指數(shù)
穿衣指數(shù)是提醒人們根據(jù)周圍溫度升降而改變著裝的一個參考標準,穿衣指數(shù)一共分為8個等級,指數(shù)由小到大,衣服由薄增厚。
穿衣指數(shù)是貼近人們生活的氣象指標,在四季不同的季節(jié)里,人們會通過不同的天氣條件而選擇穿衣薄厚,穿衣指數(shù)這時候就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提請人們根據(jù)天氣變化而進行換裝,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尤其是感冒。
人是恒溫動物,若周圍環(huán)境溫度受到影響,我們自身會有感官上的相應,如冷、熱等感覺的出現(xiàn),除了自身調節(jié)外,穿衣指數(shù)則是對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提示,告知人體保持最舒適狀態(tài)所需要的衣物薄厚。
穿衣指數(shù)等級劃分
1-2級為夏季著裝,指短款衣類,衣服厚度,在4毫米以下;
3-5級為春秋過渡季節(jié)著裝,從單衣、夾衣、風衣到毛衣類,服裝厚度在4-15毫米;
6-8級為冬季服裝,主要指棉服,羽絨服類,其服裝厚度在15毫米以上。
一級 輕棉織物制作的短衣、短裙、薄短裙、短褲
二級 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
三級 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yè)套裝
四級 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
五級 風衣、大衣、夾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裝、西裝、防寒服
六級 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外罩大衣、厚毛衣、皮帽皮手套、皮襖
七級 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皮襖
八級 棉衣、冬大衣、皮夾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絨服、裘皮大衣
幼兒穿衣指數(shù)
由于幼兒或出生不久的寶寶與成年人御寒能力不同,所以寶寶的穿衣指數(shù)也有所不同。
>32°c 需要開空調,穿普通長袖長褲,晚上睡覺需要蓋小毛巾(經常被寶寶掀掉),開空調實際溫度27左右,雖然空調打的溫度已經是最高的30,但實際室內溫度只有27左右,睡覺需要吧草席撤掉,換成棉墊子。
32~31 背心,短褲,睡覺需要蓋小毛巾,睡覺會覺得熱,需要開空調,換長袖長褲
30~29 短袖,短褲,睡覺穿薄長袖長褲,蓋小毛巾,電扇換風,不對著吹,睡覺實際溫度28左右,睡草席
28~27 短袖,長褲,睡覺蓋大毛巾,草席需要拿掉(有時候大毛巾會被寶寶掀掉),睡覺實際溫度27左右
26~25 長袖,長褲,(有可能需要加個小背心)睡覺蓋小毛毯,或者穿個單層睡袋。(這幾天溫度降得快,但是寶寶生病了,不知道怎么記錄,等恢復了再記 /20110924)
25~24 上衣薄棉毛衫+針織背心或者小棉背心+外套需要加件衛(wèi)衣,薄棉毛褲+薄外褲。晚上睡覺蓋薄被子,奶奶做的小方被。
23~22 上衣 薄棉毛衫+毛衣+衛(wèi)衣,褲子薄棉毛褲+薄外褲,睡覺蓋薄被子,奶奶做的大被子,比小方被稍厚。
21~20 上衣 保暖內衣+毛衣+毛線背心+衛(wèi)衣, 褲子保暖內衣+稍厚外褲(牛仔,薄絨),睡覺蓋大的薄被子(1.1*1.4),因為穿了保暖內衣所以晚上被子沒有加厚,經常要被踢掉,苦惱。
19~18 上衣保暖內衣+毛線背心(兩個一個穿里面一個穿外面)+毛衣+毛絨外套(外出需要換厚點的毛絨外套),褲子 保暖內衣+絨外褲,晚上睡覺穿背心蓋大被子(1.5+2.0)
16~17 上衣 保暖內衣+毛線背心+毛衣+薄棉衣+護衣,褲子保暖內衣+薄毛線褲子+絨外褲,鞋子穿棉鞋,晚上睡覺穿背心蓋大被子。
13~15 上衣 保暖內衣+貼身棉背心+毛衣+厚棉衣+護衣,褲子保暖內衣+厚毛線褲子+絨外褲,鞋子穿棉鞋,晚上睡覺穿背心蓋大被子
10~12 上衣 保暖內衣+貼身棉背心+絲綿+厚棉衣+護衣,褲子保暖內衣+絲綿+絨外褲,鞋子穿棉鞋,晚上睡覺穿背心蓋大厚被子
8~9 上衣 保暖內衣+貼身棉背心+絲綿+厚棉衣+護衣,褲子保暖內衣+厚棉褲+絨外褲,鞋子穿棉鞋,晚上睡覺穿厚睡袋蓋大厚被子,或者兩個薄被子。
小于8度,家里需要開取暖器,開取暖器時,衣服相應的要減少些。外出時帶帽子圍巾和手套,外加羽絨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