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篤正

葉篤正(1916年2月21日—2013年10月16日)男,出生于天津市。中國氣象學大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我國現代氣象學的奠基人之一,曾代表中國人第一次獲得國際氣象界“諾貝爾獎”——“國際氣象組織獎”。

1916年,葉篤正出生在天津一位清末道臺的家中。在家中十五個孩子當中, 葉篤正排行老七。14歲以前,葉篤正沒有進過學校,接受的都是私塾教育。
1930年,葉篤正進入南開中學,在那里,他開始全面地接觸、認識了社會。
1934年,日本人把從北京到天津的長城以南地區(qū)強行規(guī)定為“非軍事區(qū)”,在那里建立了一個傀儡政府。葉篤正因參加學生運動,即將中學畢業(yè)的他差點兒被學校開除。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fā),剛剛考入清華大學的葉篤正參加了這場運動。
1937年,他回到學校,結識了學長錢三強。在錢三強的勸說下,葉篤正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物理專業(yè),選擇了對國家更為實用的氣象學專業(yè)。
1940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后,葉篤正考入國立浙江大學研究院史地研究所,成為氣象學家涂長望和物理學家王淦昌教授的研究生,專攻大氣學。
1943年獲國立浙江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45年,葉篤正遠赴美國留學,師從世界著名氣象和海洋學家C.G.羅斯貝。
1946年至1950年,在芝加哥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1949年,在美國的葉篤正結束了學業(yè),他的博士畢業(yè)論文引起了美國氣象界的關注。葉篤正拒絕了美國氣象局的高薪挽留。 1950年10月回到中國。
1950年10月回國,先后在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和大氣物理所任研究員、大氣物理所所長。
1979年,葉篤正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的身份帶領中國氣象團訪問美國。
1979年至1987年,任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
1981年至1985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后任科學院特約顧問。
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受聘為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員。
開創(chuàng)青藏高原氣象學

創(chuàng)立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
提出了大氣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頻散理論,從理論上證明了西風環(huán)流中的能量可按遠大于風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傳播,為現代大氣長波的預報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也對阻塞高壓天氣系統(tǒng)的生成、維持和移動給出一種動力學解釋。這個理論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圓理論”所推廣,成為對遙相關和遙響應的理論解釋。
創(chuàng)立東亞大氣環(huán)流和季節(jié)突變理論
葉篤正與陶詩言等發(fā)現東亞和北美環(huán)流在過渡季節(jié)(六月和十月)有急劇變化的現象,這一發(fā)現對中國天氣預報有重要意義。他們還發(fā)現阻塞形勢的建立和崩潰常伴隨著大范圍環(huán)流形勢的強烈轉變,它的長期維持則帶來大范圍氣候反常現象,從而證明了阻塞高壓在持續(xù)異常天氣預報中的重要性。這些發(fā)現和理論成為研究東亞氣象學問題的重要文獻,奠定了中國天氣預報的重要基礎。國外的學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現極其寒冷的天氣,才開始提出各種系統(tǒng)理論,并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創(chuàng)立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
大氣環(huán)流中究竟是氣壓場還是風場為主導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也是天氣預報的關鍵之一。 葉篤正等通過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氣運動適應尺度理論:對不同空間尺度的運動都存在著特征尺度,當實際運動的空間尺度大于這個特征尺度時,氣壓場起主導作用;當運動的空間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時,風場起主導作用;對中小尺度的大氣運動,同樣存在適應問題。這個獨創(chuàng)的理論完善了大氣運動各分量的相互作用過程的物理解釋,在天氣預報業(yè)務上有重要的應用。
開拓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葉篤正積極組織并領導中國開始氣候變化的研究。他積極參加全球變化科學組織(IGBP)的創(chuàng)立,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貢獻了一系列科學思想,如:氣候和植被過渡帶的敏感性、全球變化中大氣化學的作用和“有序人類活動”適應全球變化等。他通過模擬計算后指出,大范圍的灌溉對氣候和水文的影響時間可長達3—6個月,從而證明了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的可能性(被稱為“陸面記憶”)。
對中國現代氣象業(yè)務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
葉篤正的理論研究成果對提高氣象業(yè)務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如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在業(yè)務天氣預報中俗稱為“上游效應”;阻塞高壓形成和維持的理論,一直是業(yè)務上對持續(xù)異常天氣預報的重要理論基礎;青藏高原氣象學理論,在中國氣象業(yè)務中不僅是天氣預報的重要基礎之一,更是氣候預報的主要基礎;大氣運動的風場和氣壓場的適應的尺度理論至今仍是天氣分析和預報的主要理論基礎之一。此外,他積極參與和指導建立中國氣象業(yè)務系統(tǒng),為中國氣象局的“氣象中心”、“氣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8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8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1995年獲得第一屆何梁何利最高獎
2003年被世界氣象組織授予第48屆國際氣象組織獎(IMO)
葉篤正在國內外共發(fā)表論文145篇,專著12部(1945-2003)。其中被SCI核心刊物收錄18篇,共被引用520次;國內論著136篇被引用743次(1989-2001)。其中代表性著作有:

1、On energy dispersion in the atmosphere, J.of Mer., 美國,1949。
2、大氣環(huán)流的若干基本問題,科學出版社,1958,與朱抱真合著。
3、大氣中適應問題,科學出版社,1961年,與李麥村合著。
4、青藏高原加熱作用對夏季東亞大氣環(huán)流影響的初步模擬試驗,中國科學,1974,與張捷遷合作。
5、青藏高原氣象學,科學出版社,1979,與高由禧等合著。
6、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s in the atmospheric motions, J.of Meteor Soc of Japan,1982與李麥村合著。
7、The effect soil moisture on short-term climate and hydrology change—a numerical experiment, Mon.Wea.Rev.,1984,with Dr. Witherald et al.
8、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summer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大氣科學,1988,大氣所60周年紀念刊。
學術界對葉篤正的評價是,是他使中國的氣象研究變成了一個系統(tǒng)工程。最難能可貴的是,由于他的努力,中國的氣象科研始終與世界保持了同步。由于在大氣科學和全球變化科學上的諸多貢獻,葉篤正榮獲2003年度第48屆世界氣象組織最高獎“IMO獎”。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法羅曾用“廣受尊敬、世界聞名”來贊譽他的杰出貢獻。
葉篤正是中國大氣科學界科研和教學的重要領導者、組織者和實踐者,他為中國氣象界培養(yǎng)造就了幾代優(yōu)秀的科研工作者,僅培養(yǎng)大氣科學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就多達6人。如今,葉篤正的學生遍布海內外,堪稱桃李滿天下。
在葉篤正90多年的友誼讓陶詩言對葉篤正非常了解。陶詩言對葉篤正的評價非常高,“葉篤正是一位大科學家,他總能不斷開拓新的領域。一個科學家可以在一個方面很突出,如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吳文俊。而葉篤正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葉篤正在青藏高原氣象學、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東亞大氣環(huán)流和季節(jié)突變理論、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等方面貢獻了一系列科學思想?!?br />
葉篤正是一位愛國、愛人民的科學家。這不僅表現在他1950年離開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世界氣象科學發(fā)展的芝加哥學派,毅然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上面,也表現在他所從事的東亞季節(jié)變化的突變、青藏高原的影響、北方干旱化趨勢等科研課題都在為我國的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fā)展而服務。最難能可貴的是,不管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他依然保持了一位優(yōu)秀科學家的風范,一直帶領我國氣象研究與世界科學發(fā)展保持同步。
大愛無形,這就是葉篤正這位大科學家的坦蕩胸襟。
大師的學風和為人,正如同他的名字‘篤正’,求真求實求正,有科學家的良知和為人師表的風范。葉篤正先生不僅在學術上是大師風范,而且在治學上也是我學習的楷模。他對每項研究、每篇文章總是那么認真、嚴謹,從不使用“大”字眼,他的座右銘“求實、求實、再求實,認真、認真、再認真”,這值得我永遠學習。一位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代圣賢老子曾以“上善若水”來比喻人格的最高境界,水滋養(yǎng)萬物,從不求回報。葉篤正先生正是以此來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實事求是、謙虛謹慎。他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學生,這些學生今天已成長為科學家。正是葉先生所創(chuàng)立的這種精神風貌,不斷鼓舞著大氣物理所一代一代的科研人員前進。今天,他已90高齡,但仍意氣風發(fā)地帶領著我們這批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為中國大氣科學的發(fā)展而拼搏、奮斗。
人民是不會忘記愛人民的科學家的。2006年1月,胡錦濤主席親自為葉篤正頒發(fā)了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既是對他一生科學成就的表彰,也是對他一生愛祖國愛人民精神的最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