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
入梅亦稱“入霉”、“進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

我國傳統方法上,入梅和出梅的確定是根據節氣結合干支來推算的。按照歷法規定,芒種后逢第一個丙日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個未日為出梅。如果芒種當天的天干為丙,則將該日定為入梅,小暑當日地支為未,則將該日定為出梅。
我國古代對入梅曾有幾種規定,《瑣碎錄》“(閩人)立夏后逢庚日入梅。”《神樞經》:“芒種后逢丙日入梅。”《江南志書》:“五月芒種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芒種后雨為黃梅雨”,則以芒種為入梅。上述入梅是日不同原因有二:一是地區差別;二是多年平入梅日期往往有所變化而致。我國目前歷書中,采用《神樞經》的說法,在天氣分析預報中,則往往指天氣形勢轉為梅雨形勢的日子。
舉例說明,2006年6月6日芒種,丙寅日,則芒種當日入梅;小暑后7月17日逢未,因而2006年的出梅日期為7月17日。黃梅天共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