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層云

白色透明的云幔, 有絲縷狀結構或呈均勻薄幕狀, 可以部分或全部遮蔽天穹, 常伴有暈。

卷層云,白色透明的云暮,日、月透過云暮時輪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暈環。有時云的組織薄得幾乎看不出來,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時絲縷結構隱約可辨,好像亂絲一般。中國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區,冬季卷層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卷層云由冰顆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紋路,這些是惟一會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產生光暈的云層。
卷層云約在4500~8000m的高空,冬季在中國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區,有時可低至2000m以下。這種云由濕空氣作大范圍緩慢斜升運動而膨脹冷卻所造成,這樣,它們和流動氣旋以及暖鋒有關,位于雷雨層頂部;有時,它們也與熱帶氣旋有關,因為熱帶氣旋上空地區風從氣旋內向外吹,把卷層云吹到遠離它們形成時的地方。卷層云范圍大,可達幾百到幾千公里,具有相當寬廣的連續云幕。全部由冰晶組成,云底具有絲縷的結構,能透過日、月的光,使地物有影。云層中往往可見暈圈。若卷層云加厚降低,系統發展,多預示有天氣系統影響測站,故農諺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等說法。但是如果無明顯發展,甚至云量減少,未來天氣也不會有顯著變化。
卷層云標示了高海拔地區的潮濕地域及大面積的空氣上升運動。這兩種條件與降水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在寒冷時期,尤其在轉變成高積云和雨云時,代表了氣旋和長期穩定降水的到來。夏季,它們代表風暴和熱帶氣旋的到來。
卷層云出現時,在太陽和月亮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種美麗的七彩光圈,里層是紅色的,外層是紫色的。這種光圈叫做暈。日暈和月暈常常產生在卷層云上,是大風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說法。說明出現卷層云,并且伴有暈,天氣就會變壞。

厚的卷層云易與薄的高層云相混。如日、月輪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暈,或有絲縷結構的為卷層云;如只辯日、月位置,地物無影,也無暈,為高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