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含水量
飽和含水量也稱飽和持水量。是指土壤孔隙全部充滿水分時的最大含水量。它包括吸濕水、膜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是巖石孔隙充分包水時的含水量.saturated water content
土壤中的全部孔隙都充滿水時的含水量。 應(yīng)
地理學(xué)(一級學(xué)科);水文學(xué)(二級學(xué)科)
全部土壤孔隙充水時的含水量。又稱最大持水量、全蓄水量。
飽和含水量由土壤性質(zhì)決定,代表土壤的最大蓄水能力。當(dāng)土壤達(dá)到飽和含水量時,再無吸水能力了,這時土壤通氣性能減弱,氧氣不足,對植物生長不利。測定土壤飽和含水量,對于設(shè)計排灌渠道、改良鹽堿土?xí)r制定洗鹽定額等有重要意義。
飽和含水量如按容積%計,則相當(dāng)于土壤(總)孔隙度。所以,它可從實測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的值計算得到:飽和含水量也可直接測定之。
掌握飽和含水量狀況即可大體了解土壤的持水特性和釋水性質(zhì),對土壤剖面的水分含量計算、推求土壤給水度、預(yù)告地下水位因降水、灌溉和抽水、排水的升高或降低值,都是一個重要指標(biāo)。
飽和含水量可在實驗室里實際測得,也可通過土壤的容重和比重求得。
沙質(zhì)土壤中,飽和含水量在25~60%范圍內(nèi)。有機(jī)土如泥炭土或腐泥土的飽和含水量可達(dá)100%。飽和含水量可在實驗室里實際測得,也可通過土壤的容重和比重求得。計算式為:
式中W飽(%)為土壤飽和含水量,以百分?jǐn)?shù)計,f為土壤孔隙率,rs為土壤比重,rb為土壤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