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閃
指云層內部、云與云之間的放電現象,對微電子設備等極具殺傷力。
云閃是由于同一云層中不同部位電荷不一樣,在云層之間發生的放電現象。雖然它也伴有雷聲,但由于中間有云層遮擋,雷聲衰減很快,所以我們往往只能看見“云閃”的“閃”,卻聽不到“云閃”的“雷”。
云閃包括云內閃電、云際閃電(兩塊云之間閃電)和云空閃電(云與云外大氣中的閃電),
由于云閃能在大氣中形成多條高溫高熱放電通道,閃電產生的瞬間強大電流可在這個放電回路里來回快速移動,比常規的“云地閃電(地閃)”頻率高,因此形成頻閃之勢。
利用閃電寬帶干涉儀系統, 對中國南方(廣東)地區云閃時空演變特征, 輻射及其相應電場變化特征進行分析研究,根據云閃電場變化波形:云閃放電過程可劃分成活躍階段和最后階段。
云閃放電起始于向上發展的負擊穿過程, 通道向上發展的速度約為3~3.3×105m*s-1.云閃放電的主通道在活躍階段形成, 該期間輻射源隨時間演變和相應電場變化表明, 云內電荷結構具有上正下負的偶極性電荷結構.
云閃的最后階段輻射源主要在早期形成的通道內出現, 其輻射源活動特征與地閃的回擊過程比較相似; 云閃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2~3 MHz以下的低頻段, 且輻射強度隨頻率增加迅速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