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結構

臺風的范圍很大,它的直徑常從幾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垂直厚度為十余公里,垂直與水平范圍之比約一比五十。
在臺風外圍的低層,有數支同臺風區等壓線的螺旋狀氣流卷入臺風區,輻合上升,促使對流云系發展,形成臺風外層區的外云帶和內云帶;相應云系有數條螺旋狀雨帶。卷入氣流越向臺風內部旋進,切向風速也越來越大,在離臺風中心的一定距離處,氣流不再旋進,于是大量的潮濕空氣被迫強烈上升,形成環繞中心的高聳云墻,組成云墻的積雨云頂可高達19公里,這就是云墻區。臺風中最大風速發生在云墻的內側,最大暴雨發生在云墻區,所以云墻區是最容易形成災害的狂風暴雨區。當云墻區的上升氣流到達高空后,由于氣壓梯度的減弱,大量空氣被迫外拋,形成流出層,只有小部分空氣向內流入臺風中心,并下沉,造成晴朗的臺風中心,這就是臺風眼區。臺風眼半徑約在10~70公里之間,平均約25公里。云墻區的潛熱釋放增溫和臺風眼區的下沉增溫,使臺風成為一個暖心的低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