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科羅旺
臺風“科羅旺”有移向相對穩定、登陸后進入北部灣海面后強度增強的特點,且造成了廣西沿海天文潮出現明顯增益的現象,本文從大氣環流、渦度場、散度場、垂直上升運動、水汽輸送和北部灣地形條件來綜合分析。

臺風科羅旺(英語:Typhoon Krovanh,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名稱:Ni?a,JTWC編號:12W,國際編號:0312,臺灣中央氣象局分級:中度臺風)是2003年太平洋臺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科羅旺于2003年8月17日在關島西南偏南約110公里處發展為一個熱帶低氣壓,最初兩天它向西北推進,8月19日轉向西移。科羅旺于8月20日晚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8月21日晚進一步增強為一個強烈熱帶風暴,8月22日更增強為一個臺風,并于當晚穿越呂宋。
科羅旺于8月23日早上進入南海后向西北偏西推進,翌日穿越南海北部。8月25日掠過海南島東北部后進入北部灣。8月26日清晨在越南北部登陸后減弱為一個強烈熱帶風暴,同日進一步減弱為一個熱帶風暴,并于當晚在內陸消散。
2003年第12號臺風“科羅旺”于8月25日上午6時15分,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前山鎮沿海地區登陸,這次臺風襲擊湛江市風力強、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來勢猛,給湛江市各地造成了嚴重損失。其中徐聞、雷州、坡頭、吳川、東海、麻章、廉江等東海岸地區災情尤為嚴重,已知有2人死亡、2人失蹤,造成經濟損失9億多元。 據當地有關部門初步統計,受臺風正面襲擊的徐聞縣前山、錦和、下洋、龍塘、新寮等鎮災情最為嚴重。統計資料顯示,徐聞縣15個鄉鎮68萬人受災,成災人口32萬人,緊急轉移人口1227戶5418人;倒塌住房1610戶3867間;雷州市20個鄉鎮65萬人受災,成災人口32萬人,受災農作物6370公頃,成災面積4300公頃;倒塌房屋1765間,568戶2857人受影響,損壞房屋1535戶5123人3729間。全市其他縣(市、區)也有不同程度受災,部分縣市、地區的交通、通信、供電、供水中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9億多元,其中重災區徐聞、雷州、廉江的損失分別為1.6億、1.45億、0.95億元。至記者昨晚發稿時止,已知徐聞、雷州兩地共有2人死亡,2人失蹤。
據介紹,這次臺風襲擊湛江的風力強、范圍廣、持續時間長、來勢特別兇猛,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極大風速達37米每秒。臺風登陸時伴有暴雨、暴潮,其中徐聞12小時降水量為93.5毫米。湛江港潮水位站記錄到最大增水2.8米,最高實測潮水位6米。目前臺風繼續影響湛江,全市風雨持續,風力雨勢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