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桑達

臺風桑達是2004年太平洋臺風季一個的熱帶氣旋。
氣旋名稱 :桑達
臨時編號 :22W
生存日期 :
2004年8月27日至9月7日
生存日數 :十二日
最高風力 :
每小時 180 公里,陣風 225 公里
最低氣壓 :928 hPa
8 月 25 日晚,在西北太平洋遠處,一個擾動正在擾攘中,NRL 給予其臨時編號為 99W,當時 99W 位於季風槽內,系統外圍擁有一定的風力。99W 隨後緩慢西移,并且緩慢發展。
8 月 27 日晚,99W 發展為一 熱帶低氣壓(熱帶性低氣壓),聯合臺風警報中心(JTWC) 給予其臨時編號為 22W。當時 熱帶低氣壓(熱帶性低氣壓)22W 位於北緯 10.7 度,東經 166.8 度附近,并繼續向西北偏西推進。
8 月 28 日早上,熱帶低氣壓(熱帶性低氣壓)22W 加強為 熱帶風暴(輕度臺風),日本氣象廳把其命名---桑達,臺灣譯名:桑達,國際編號:0418,英文名稱:Songda。此時,桑達 加速向西北偏西推進。
翌日 (8 月 29 日) 早上,桑達 增強為 強烈熱帶風暴(輕度臺風),并漸漸發展出"中心密集云團區(CDO)"結構。
隨後 桑達 在頗佳的大氣環境下,以高於氣候平均值的速度增強,8 月 30 日,桑達 發展成一 臺風(中度臺風),此時系統不斷有對流爆發,令整體系統直徑由 600 公里增至 1000 公里,并且發展出一云頂溫度頗低的"中心密集云團區(CDO)",區內伴隨一組織極佳的圓大風眼。
8 月 31 日,桑達 轉向西北路徑移動,同時系統強度亦達顛峰,中心風力達每小時 180 公里,陣風則為每小時 225 公里,桑達 的顛峰強度約維持了 20 小時,其後受到大氣環境的限制,於 9 月 2 日後出現減弱情況,同時轉回西北偏西的路徑移動趨近琉球。
其後數天,桑達 均保持著西北偏西的路徑,風力則維持在每小時 150~160 公里左右。直至 9 月 5 日晚,系統移至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南面,轉向西北偏北移動。與此同時,桑達 的風眼已經縮小,并且有被填塞的跡象。
9 月 6 日下午,桑達 越過副熱帶高壓脊脊場,轉受西風槽影響而以時速 80 多公里轉向東北移動,登陸日本西南部地區,并加速減弱。9 月 7 日清晨,系統減弱為一 強烈熱帶風暴(輕度臺風),其後 桑達 進入日本海并轉化為溫帶氣旋。
桑達 于 8 月 7 日凌晨于日本長崎附近登陸 (北緯 32.7 度, 東經 129.9 度),桑達 吹襲日本其間,為日本廣泛地區帶來連場暴雨,多處出現山泥傾瀉和水浸。在 桑達 影響下,日本有最少 32 人死亡,900 多人受傷,數萬用戶的電力中斷,逾 300 班航機被取消,一艘船舶沉沒,三艘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