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紫姑神的信仰,六朝已有,唐、宋兩代盛行,至清不衰?!豆沤駡D書集成·神異典》卷四〇引《異苑》:“世有紫姑女,古來相傳是人妾,為大婦嫉,死于正月十五夜。后人作其形,祭之曰:‘子胥不在,曹夫亦去,小姑可出。’捉者覺動,是神來矣。以占眾事。胥,婿名也。曹夫,大婦也。”又引《顯異錄》:“紫姑,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陰殺于廁中。天帝憫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作其形,夜于廁間迎祀,以占眾事。俗呼為三姑。”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并占眾事。”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一:“舊俗,正月望夜迎廁神,謂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時皆可召。”清黃斐默《集說詮真》:“今俗每屆上元節,居民婦女迎請廁神。其法:概于前一日取糞箕一具,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支插箕口,供坑廁側。另設供案,點燭焚香,小兒輩對之行禮。”
按:關于紫姑的記載,至少在南朝劉宋就有;而壽陽刺史李景妾的說法則言其為武則天垂拱三年事。
紫姑之記載,亦首見于劉敬叔《異苑》卷五,曰:“世有紫姑神。古來相傳,云是人家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歸,曹即其大婦也,小姑可出戲。’捉者覺重,便是神來。奠設酒果,亦覺貌輝輝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眾事,卜未來蠶桑。又善射鉤,好則大舞,惡便仰眠。”繼《異苑》之后,南朝宋東陽無疑《齊諧記》、梁宗懔《荊楚歲時記》、隋杜臺卿《玉燭寶典》等,皆有關于紫姑的記述?!洱R諧記》云:“正月半,……其夕則迎紫姑以卜。”《荊楚歲時記》云:“其夕(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并占眾事。”《玉燭寶典》卷一云:“其夜迎紫姑以卜。”他們除引錄《異苑》所記紫姑事外,又皆引錄《洞覽》《雜五行書》等所記后帝(帝嚳女)事,似將紫姑與廁神后帝合二為一。《荊楚歲時記》僅作疑是之辭,云:“將后帝之靈,憑紫姑而言乎?”《玉燭寶典》則作肯定之語,云:“將后帝之靈,憑紫姑見女言也。”可見從南朝初至隋代,在迎紫姑習俗的傳播過程中,已漸將紫姑與廁神后帝合二而一,紫姑也就成為廁神了。
大約至唐代,又出現了有關紫姑身世的描述。
《茶香室續鈔》、卷十九引《東坡集》敘述一則紫姑降神與蘇東坡之問答,曰:“《東坡集》有仙姑問答一則云:‘仆嘗問三姑(即紫姑之別稱——引者注),是神耶仙耶,三姑曰:曼卿之徒也。欲求其事為作傳,三姑曰:妾本壽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父為廛民,教妾曰:汝生而有異,他日必貴于人。遂送妾于州人李志處修學,不月余,博通九經。父卒,母遂嫁妾與一伶人,亦不旬日,洞曉五音。時刺史誣執良人,置之囹圄,遂強娶妾為侍妾。不歲余,夫人側目,遂令左右擒妾,投于廁中。幸遇天符使者過,見此事,奏之上帝,敕送冥司理直其事,遂令妾于人間,主管人局。余問云:甚時人?三姑云:唐時人。又問名甚,不敢言其名。又問刺史后為甚官,三姑云:后入相。又問甚帝代時人,姑云,則天時。”《茶香室續鈔》作者俞樾曰:“按此即世所謂坑三姑也,俗以正月望日迎紫姑,即其神也。”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引《顯異錄》記有夫婿之名,曰:“唐紫姑神,萊陽人也。姓何氏,名媚,字器卿(他書皆作麗卿),自幼讀書辨利。唐垂拱三年(687年),壽陽刺史李景納為妾,妻妬殺之于廁,時正月十五日也。后遂顯靈云。”在南朝宋時即已出現的紫姑(據《異苑》云“古來相傳”看,此故事的出現可能還在此前),到了唐后卻有一個在唐代作刺史的夫婿,并有了籍貫、姓名等,無疑為后人所增益。不僅如此,又改《異苑》所云“感激而死”為被其“妻妬殺之于廁”,似更能引起人們的同情而益加敬仰。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亦引《顯異錄》上段文字,但又加了“上帝憫之,命為廁神”的結語。于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采用以上記載為紫姑作傳,《搜神記》在其基礎上添寫紫姑靈異事跡。云:“其(指李景)妻妬之,遂陰殺之,置其尸于廁中?;昀@不散,如廁,每聞啼哭聲,時隱隱出現,且有兵刀呵喝聲。自是大著靈異。”舊時民間對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許多地方都有“迎紫姑”的活動。不過迎請的方式各不相同?!懂愒贰贰洱R諧記》皆稱:于正月十五日夜,作其形,衣以敗衣,于廁間或豬欄邊迎之?!痘皲洝吩疲?ldquo;正月望夜,江左風俗,取飯箕,衣之衣服,插著為嘴,使畫粉盤以卜。”《游宦紀聞》云:“請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畫之。”明劉侗等《帝城景物略》云:“望前后夜,婦女束草人,紙粉面,首帕衫裙,號稱姑娘(即紫姑),兩童女掖之,祀以馬糞,打鼓歌馬糞薌歌。”迎請的地點各地也不盡一致,但大都在廁間,故皆以“廁”命名。
上一篇: 鄭云娘 | 下一篇: 珍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