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渭(740--805)
字兆師,唐淮陰(今江蘇淮安)人,其先祖汝南人,六代祖衡,仕隋為淮陰郡司馬,子孫因家焉。唐代宗大歷14年(779)己未科榜眼,歷任襄城尉、長安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膳部員外郎、祠部郎中、守秘書少監致仕。永貞元年卒,年六十六。詩作多散佚,存有《賦得花發上林》(大歷十四年禮部侍郎潘炎試) 《贈龍興觀主吳崇岳》 《金精百煉賦》 《寅賓出日賦》等。其弟周澈(周徹),唐代宗大歷12年(777)進士,官至鄧州刺史。【 (《全唐詩》卷二八一收周渭詩,傳甚簡,今據權德輿《權載之文集》卷二三《唐故朝散大夫守秘書少監致仕周君墓志銘》重錄傳)】
唐故朝散大夫守秘書少監致仕周志銘(并序)
君諱渭,字兆師,其先汝南人。六代祖衡,仕隋為淮陰郡司馬,子孫因家焉。曾祖頂(闕一字)杭州長史。祖守則,婺州金華丞。父隨州棗陽令。三葉沈晦,纓轂未華,皆以義行稱於州里。君服儒篤學,工為詞賦。大歷末,常潘繼居小宗伯,號為得士,君與令弟澈,聯中正鵠於二有司之下。是歲,孝文帝嗣大統,詳延諸生,又以貞師伐謀,對有明法,授汝州襄城尉。時太傅崔文貞公以匪躬當國,兼綜書殿,表為校理,歷富平長安尉,拜監察御史,董選補於南方。南方吏理清而風俗阜,抑君是賴,復命其勞,轉殿中侍御史。平理詔獄,清公不苛,遷膳部員外郎祠部郎中,典曹草議,遵道循性,居太微積星之位,十年不徙官。其有據利權大竇,熏於認時者,君必畏而遠之,居易自足。前歲兇旱,詔罷郡國選舉,慮轂下艱食之不給也,君抗疏以為無肆眚且久,得非濫刑失職者含冤以和氣邪?臣以為答於天戒者,在此不在彼,雖留中不下,而士友多之。上皇踐阼,章敘時俊,君已感疾,拜章請老,有詔授秘書少監以優遂之。先筑室於崇德里,有嘉樹修竹,休沐吟詠,以文自娛。每得一佳句,如獲官祿,恬於進取,用此故也。赤紱華發,燕居考祥,方嗇精神以順和理。永貞元年冬十一月甲戌,奄然大病,以啟手足,春秋六十六。夫人河東薛氏,將作監丞腴公之女,雅有儀操。有子三人,從魯、從禮、從質,克稟風訓,以明年二月某甲子,號奉裳帷,返葬於緱山縣唐興鄉之北原。刻石銘墓,以昭景行。銘曰:猗歟周君,探六義。思無邪,詞頗類。安久次,復郎吏。謝浮榮,佐中秘。洛師緱原潛厚地,刻勒貞珉書此志。
上一篇: 周徹 | 下一篇: 張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