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在泉州任上,于府治西南建有泗洲亭和真濟亭。
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2·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載:
“泗洲亭,在府治西南闤阓坊內。即今仕曹巷中。宋·嘉定間,守真德秀建?!?br /> “真濟亭,在府治西南,守真德秀建,自書匾。”
真濟亭位于花巷壕溝墘西側向南處,“真濟亭”三字匾額為真德秀親題。后來,泉州人民和蕃商為紀念真德秀的功德,因亭塑像立祠以祀。后又列祀名宦祠。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任福建陸路提督軍門的西安人張云翼(《泉州人名錄·張云翼》)到泉州真濟亭瞻仰真德秀塑像,留下《真濟亭懷真文忠公》詩一首(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2·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真濟亭》收錄),對真德秀兩知泉州時的德行作了高度的概括。詩曰:
“西山之出正學明,立朝十年何錚錚。
黨錮既開鯁言進,一麾外守清源城。
城外江潮通島嶼,前時海舶皆畏征。
公來頓增三十六,梯航銜尾鮫人行。
誰駕颶風歕蜃霧,洪波猶揚刁斗驚。
立馬酹漿祭死士,指揮一定斬長鯨。
更為增屯置要害,齊云山下角不鳴。
再來歡聲徹幽僻,百歲之叟扶杖迎。
二稅復嚴預借禁,一時雕弊皆寧盈,。
真公自有真經濟,遺構千秋符令名。”
所著《西山甲乙稿》、《對越甲乙集》、《經筵講義》、《端平廟議》、《翰林詞草四六》、《獻忠集》、《江東救荒錄》、《清源雜志》、《星沙集志》。(還著有《大學衍義》、《心經》、《政經》、《西山真文忠公文集》等,后人編為《真西山全集》)
?。ǘ似蕉辏?235年)既薨(于京都臨安),上思之不置,謚曰文忠。(追封浦城伯。子志道扶樞葬浦城南孛悌里株林山[今蓮塘巖],原有石碑陰刻“宋·西山文忠之墓”,“文革”被毀。)
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2·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載:
“泗洲亭,在府治西南闤阓坊內。即今仕曹巷中。宋·嘉定間,守真德秀建?!?br /> “真濟亭,在府治西南,守真德秀建,自書匾。”
真濟亭位于花巷壕溝墘西側向南處,“真濟亭”三字匾額為真德秀親題。后來,泉州人民和蕃商為紀念真德秀的功德,因亭塑像立祠以祀。后又列祀名宦祠。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任福建陸路提督軍門的西安人張云翼(《泉州人名錄·張云翼》)到泉州真濟亭瞻仰真德秀塑像,留下《真濟亭懷真文忠公》詩一首(清·道光《晉江縣志·卷12·古跡志坊宅附·城中古跡·真濟亭》收錄),對真德秀兩知泉州時的德行作了高度的概括。詩曰:
“西山之出正學明,立朝十年何錚錚。
黨錮既開鯁言進,一麾外守清源城。
城外江潮通島嶼,前時海舶皆畏征。
公來頓增三十六,梯航銜尾鮫人行。
誰駕颶風歕蜃霧,洪波猶揚刁斗驚。
立馬酹漿祭死士,指揮一定斬長鯨。
更為增屯置要害,齊云山下角不鳴。
再來歡聲徹幽僻,百歲之叟扶杖迎。
二稅復嚴預借禁,一時雕弊皆寧盈,。
真公自有真經濟,遺構千秋符令名。”
所著《西山甲乙稿》、《對越甲乙集》、《經筵講義》、《端平廟議》、《翰林詞草四六》、《獻忠集》、《江東救荒錄》、《清源雜志》、《星沙集志》。(還著有《大學衍義》、《心經》、《政經》、《西山真文忠公文集》等,后人編為《真西山全集》)
?。ǘ似蕉辏?235年)既薨(于京都臨安),上思之不置,謚曰文忠。(追封浦城伯。子志道扶樞葬浦城南孛悌里株林山[今蓮塘巖],原有石碑陰刻“宋·西山文忠之墓”,“文革”被毀。)
上一篇: 鄭清之 | 下一篇: 張敬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