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書法家
三.四川大學教授
四.《西域書畫研
五.烈士
六.同濟大學教授
七.吉林大學教授
八.青島大學經濟
九.陽新私立藍天
十.中國人民解放
十一.中國網通北
十二.演員張旭
個人資料
電影作品
電視劇集
廣告作品
十三.隴東著名書
十四.承德醫學院
十五.浙江工業大
十六.杭州張旭動
十七.溫州醫學院
男,湖北荊州人,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F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醫學教育和職業經歷:
1978~1983年就讀于同濟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
1983~1986年湖北省沙市市二醫院泌尿外科 住院醫師
1986~1989年就讀于同濟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
1989年~2007年在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工作;
1995年晉升副教授;
1999~2000年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外科醫院進修;
2000年晉升教授,主任醫師并獲碩士導師資格;
2001年任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200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2003年獲博士導師資格;
2008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學術成就:
長期致力于泌尿外科手術技術研究,提出并成功開展腎實質腎盂分層切口治療復雜性腎鹿角型結石的方法;對尿道下裂修補技術進行了較系統研究,開展的新技術有改良乙狀結腸球形正位膀胱術、改良十一肋間切口、保留性神經無出血前列腺癌根治術等。
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及其推廣,創立了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技術,目前已經完成近4000例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以手術演示和專題報告的形式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大學附屬醫院和核心醫療機構以及新加坡中央醫院等東南亞國家的知名醫院進行推廣應用。通過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使部分泌尿外科后腹腔鏡術式成為國內通用術式,迅速提高了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水平,獲2007年度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金膀胱鏡獎。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腔道泌尿外科學組 副組長;
湖北省腔道泌尿外科學組 組長;
湖北省泌尿外科學會 委員;
武漢市腔鏡外科學會 常委;
武漢市泌尿外科學會 常委;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編委;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編委;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編委;
腹腔鏡外科雜志 編委;
中國內鏡雜志 編委;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編委;
中國醫學工程雜志 編委;
泌尿腫瘤雜志 編委。
承擔科研課題:
1. 負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基于樣本庫平臺的腎上腺腫瘤功能及成瘤機制研究》,2007年度,項目批準號30725040資助金額200萬元。
2.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上皮鈣粘素基因單體型影響膀胱移行細胞癌生物學行為的機制研究》,2004年度,項目批準號30471737,資助金額8萬元。
3.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膀胱移行細胞癌基因組CPG島異常甲基化譜的建立及特異性甲基化標記物的篩選》,2005年度,項目批準號30571858,資助金額25萬元。
4. 負責衛生部部屬(管)醫療機構臨床學科重點項目資助課題《腹腔鏡技術在功能保留和重建性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研究及推廣》,2004年度,資助金額230萬元。
5. 負責同濟醫院創新群體基金《腹腔鏡技術在下尿路功能重建中的應用研究》50萬(2007年度)
6. 已經完成湖北省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免疫磁微球雙向治療膀胱癌的實驗和臨床研究》(1997.01-1999.12);資助金額2萬元。
7. 參加國家自然基金資助課題研究多項。
研究成果獲獎:
1.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及推廣(2006-J-233-2-07-R01)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負責人)
2. 后腹腔鏡包膜下腎切除的技術與臨床應用研究 2006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J-227-2-054-051-R01)(第一負責人)
2006年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J-147-2-044-018-01) (第一負責人)
3.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獲:200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4J-240-1-029-026-R01)(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教育部推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205)(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衛生部中華醫學獎三等獎(200403178P0801)(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武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4J-110-2-040-001-01)(第一負責人)
4. 改良乙狀結腸新膀胱”獲:1999年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二負責人)
主編(譯)專著:
1.主編:《男科手術學》武漢出版社;1996年,300千字
2.主編:《泌尿系內鏡檢查》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215千字
3.主譯:《泌尿外科手術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179千字
4.主編:《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參編專著:十余部
發表學術論文:
國內學術期刊論文[2]: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1. 后腹腔鏡手術在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中的應用.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 28(2):115-117.
2. 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血漿p14基因異常甲基化檢測的意義.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 24(3):333-335.
3. 腹腔鏡離斷性腎盂成形術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175-178.
4. 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進展.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15(1):29-32.
5.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醫刊.2005.40(12):18-21.
6. 后腹腔鏡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56例體會.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149-152.
7. 后腹腔鏡解剖性腎上腺切除術.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5-8.
8. MMP-2、MMP-9及TIMP-3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7.12(1):15-17.
9. CDH1基因Exonl非編碼區插入/缺失多態性與膀胱移行細胞癌易感性的關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1):58-60.
10. E -鈣粘連素與泌尿系統腫瘤關系研究進展.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2006; 26(3):353-356.
11. 缺氧誘導因子-1α與上皮型鈣黏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 16(8):1188-1191.
12. 上皮鈣粘素基因外顯子13C/T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的關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0):776-779.
13. 熱休克蛋白與泌尿系統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 2006.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0):793-795.
14. 保留腎單位的微創治療.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1):804-807.
15. 后腹腔鏡非離斷成形術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11):827-830.
16.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現狀與展望.中國醫刊. 2005; 40(12):18-21.
17. 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領域的發展現狀.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49-150.
18. 后腹腔鏡保留腎臟手術治療腎腫瘤.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60-162.
19. 后腹腔鏡結核腎切除術2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65-168.
20. 腹腔鏡技術治療腎臟惡性腫瘤進展.臨床外科雜志.2005; 13(2):122-124.
21. 泌尿系統疾病的微創治療進展.腹腔鏡外科雜志.2005:10(3):129-130.
22. 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蒂淋巴管結扎治療乳糜尿.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80-183.
23. 腹腔鏡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9例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 5(6):421-423.
24. 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上腺囊腫15例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 5(6):431-432.
25. 后腹腔鏡與開放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的臨床效果比較.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 20(9):517-520.
26. Survivin、CyclinD1和Ki67蛋白在腎上腺皮質增生及腫瘤中的表達.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 34(2):229-231.
27. 膀胱移行細胞癌E鈣粘連素基因啟動子CA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腫瘤復發的關系.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 22(1):9-11.
28. 腎上腺皮質癌19例報告.臨床外科雜志.2005; 13(5):304-305.
29. 腹腔鏡氣腹對腹腔及腹壁組織透明質酸含量影響的實驗研究.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5; 20(3):165-168.
30. TH蛋白和枸櫞酸對尿草酸鈣結晶動力學的影響的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 15(10):1496-1499.
31. 曲古抑菌素A對膀胱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 15(7):993-996.
32. 淺表性膀胱移行細胞癌復發與CDH1基因啟動子C/A編碼區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關系.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 22(7):868-870.
33. Survivin及Caspase3在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與凋亡的關系.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 34(1):57-60.
34. 后腹腔鏡包膜下腎切除術治療嚴重感染粘連性無功能腎(附1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2004; 25(5):296-299.
35. 后腹腔鏡技術活體親屬供腎切取的可行性研究附1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3):165-167.
36. 腹膜后腹腔鏡手術治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130例. 中華外科雜志.2004; 42(18):1093-1095.
37. 腹腔鏡技術在泌尿系腫瘤中的應用.醫學新知雜志. 2004; 14(1):1-3.
38.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早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經驗附1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9): 516-518.
39. 二氧化碳氣腹對生理功能的影響.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3):129-131.
40. 腎嗜酸細胞腺瘤1例.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4; 19(4):207.
41.腹腔鏡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治療上尿路腫瘤.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 18(11):653-655.
42. 后腹腔鏡腎蒂淋巴管結扎術治療乳糜尿(附六例報告).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 24(2):90-92.
43. 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26例.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6):327-329.
44. 后腹腔鏡離斷性腎盂成形術(附22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12):707-710.
45. Experience in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A Report of 30 Cases.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3; 2(3):156-159. English.
46. 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3):163-164.
47. 上皮鈣粘素基因啟動子CA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膀胱癌的關系研究.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 24(6): 417.
48. 腹腔鏡和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與開放腎上腺手術的療效比較(附93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2; 23(6):332-334.
49.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根治性腎切除術的效果比較(附33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2; 23(2):97-99.
50. 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的技術改進及臨床效果(附3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 17(8):402-404.
51. 經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鏡活體親屬供腎切取術(附2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2; 17(9):449-451.
52. 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臟腫瘤5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2; 17(12):649-650.
53. 超聲刀在后腹腔鏡腎上腺部分切除術中的應用.江蘇醫藥雜志. 2002; 28(6):403-404.
54. 陳忠,張旭,宋曉東,等.腹膜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附10例報告.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2; 7(1): 14-15.
55. 腹腔鏡陰道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1; 16(9):419.
56. 腹腔鏡與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的比較(附3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1; 16(5):220-221.
57. 腹腔鏡行腎輸尿管全切三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1; 22(8):501.
58. 腹腔鏡腎切除17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0; 15(11):501-502.
59.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23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0; 15(12):541-542.
60. 聯用尿道電切鏡和腹腔鏡行膀胱袖套狀切除及腎輸尿管全切. 2000; 15(7):323.
61. 前列腺癌與雌激素受體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關系的實驗研究.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0; 17(5):428-430.
62. 改良十一肋間切口用于腎及腎上腺手術.同濟醫科大學學報.1999; 28(1):71-72.
63. 腎實質腎盂分層切口治療復雜性腎鹿角型結石.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1999; 14(6): 250-251.
64. 游離腹膜移植尿道下裂成形術.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1999; 14(8):325.
65. 原發輸尿管癌2例誤診原因分析.實用泌尿外科雜志.1999; 6(2):126.
66. Anim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rgical Repair of Hypospadias by Free Peritoneal Graft. 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8; 18(3):180-182. English.
67. 前列腺增生癥淋巴細胞表型分析.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8; 15(2):136.
68.保留尿道恥骨后前列腺摘除術(Madigan術)43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7; 12(Supplement):34-37.
69. 三聚磷酸鈉、鋅、鐵對草酸鈣結石生長的抑制作用.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6; 13(4):245-247.
70. 三聚磷酸鈉、鋅、鐵對草酸鈣結石生長的抑制作用的實驗觀察.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5; 16(5):294.
71. 高特靈治療前列腺增生癥30例的臨床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4; 9(2):81-82.
72. ZHANG Xu, OUYANG Jin-Zhi, ZHANG Yong-Shang, et al. Effect of the Extracts of Pumpkin Seeds on the Urodynamics of Rabbits:An 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4; 14(4):235-238. English.
73. 氟嗪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附60例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1; 6(4):193-194.
74. 南瓜子制劑對膀胱刺激征的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0; 5(2):91-93.
醫學教育和職業經歷:
1978~1983年就讀于同濟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
1983~1986年湖北省沙市市二醫院泌尿外科 住院醫師
1986~1989年就讀于同濟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
1989年~2007年在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工作;
1995年晉升副教授;
1999~2000年在德國海德堡大學外科醫院進修;
2000年晉升教授,主任醫師并獲碩士導師資格;
2001年任同濟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200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2003年獲博士導師資格;
2008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學術成就:
長期致力于泌尿外科手術技術研究,提出并成功開展腎實質腎盂分層切口治療復雜性腎鹿角型結石的方法;對尿道下裂修補技術進行了較系統研究,開展的新技術有改良乙狀結腸球形正位膀胱術、改良十一肋間切口、保留性神經無出血前列腺癌根治術等。
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及其推廣,創立了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技術,目前已經完成近4000例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以手術演示和專題報告的形式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大學附屬醫院和核心醫療機構以及新加坡中央醫院等東南亞國家的知名醫院進行推廣應用。通過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使部分泌尿外科后腹腔鏡術式成為國內通用術式,迅速提高了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水平,獲2007年度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金膀胱鏡獎。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腔道泌尿外科學組 副組長;
湖北省腔道泌尿外科學組 組長;
湖北省泌尿外科學會 委員;
武漢市腔鏡外科學會 常委;
武漢市泌尿外科學會 常委;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編委;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編委;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編委;
腹腔鏡外科雜志 編委;
中國內鏡雜志 編委;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編委;
中國醫學工程雜志 編委;
泌尿腫瘤雜志 編委。
承擔科研課題:
1. 負責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課題《基于樣本庫平臺的腎上腺腫瘤功能及成瘤機制研究》,2007年度,項目批準號30725040資助金額200萬元。
2.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上皮鈣粘素基因單體型影響膀胱移行細胞癌生物學行為的機制研究》,2004年度,項目批準號30471737,資助金額8萬元。
3.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膀胱移行細胞癌基因組CPG島異常甲基化譜的建立及特異性甲基化標記物的篩選》,2005年度,項目批準號30571858,資助金額25萬元。
4. 負責衛生部部屬(管)醫療機構臨床學科重點項目資助課題《腹腔鏡技術在功能保留和重建性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研究及推廣》,2004年度,資助金額230萬元。
5. 負責同濟醫院創新群體基金《腹腔鏡技術在下尿路功能重建中的應用研究》50萬(2007年度)
6. 已經完成湖北省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免疫磁微球雙向治療膀胱癌的實驗和臨床研究》(1997.01-1999.12);資助金額2萬元。
7. 參加國家自然基金資助課題研究多項。
研究成果獲獎:
1.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及推廣(2006-J-233-2-07-R01)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負責人)
2. 后腹腔鏡包膜下腎切除的技術與臨床應用研究 2006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J-227-2-054-051-R01)(第一負責人)
2006年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J-147-2-044-018-01) (第一負責人)
3.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的應用研究”獲:2004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4J-240-1-029-026-R01)(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教育部推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205)(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衛生部中華醫學獎三等獎(200403178P0801)(第一負責人)
2004年度武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4J-110-2-040-001-01)(第一負責人)
4. 改良乙狀結腸新膀胱”獲:1999年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二負責人)
主編(譯)專著:
1.主編:《男科手術學》武漢出版社;1996年,300千字
2.主編:《泌尿系內鏡檢查》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215千字
3.主譯:《泌尿外科手術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1179千字
4.主編:《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參編專著:十余部
發表學術論文:
國內學術期刊論文[2]: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1. 后腹腔鏡手術在小兒泌尿外科疾病中的應用.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 28(2):115-117.
2. 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血漿p14基因異常甲基化檢測的意義.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 24(3):333-335.
3. 腹腔鏡離斷性腎盂成形術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175-178.
4. 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進展.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15(1):29-32.
5.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醫刊.2005.40(12):18-21.
6. 后腹腔鏡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56例體會.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149-152.
7. 后腹腔鏡解剖性腎上腺切除術.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8(3):5-8.
8. MMP-2、MMP-9及TIMP-3在膀胱移行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7.12(1):15-17.
9. CDH1基因Exonl非編碼區插入/缺失多態性與膀胱移行細胞癌易感性的關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1):58-60.
10. E -鈣粘連素與泌尿系統腫瘤關系研究進展.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2006; 26(3):353-356.
11. 缺氧誘導因子-1α與上皮型鈣黏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 16(8):1188-1191.
12. 上皮鈣粘素基因外顯子13C/T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膀胱移行細胞癌的關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0):776-779.
13. 熱休克蛋白與泌尿系統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 2006.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0):793-795.
14. 保留腎單位的微創治療.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 21(11):804-807.
15. 后腹腔鏡非離斷成形術治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梗阻.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11):827-830.
16.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現狀與展望.中國醫刊. 2005; 40(12):18-21.
17. 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領域的發展現狀.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49-150.
18. 后腹腔鏡保留腎臟手術治療腎腫瘤.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60-162.
19. 后腹腔鏡結核腎切除術2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65-168.
20. 腹腔鏡技術治療腎臟惡性腫瘤進展.臨床外科雜志.2005; 13(2):122-124.
21. 泌尿系統疾病的微創治療進展.腹腔鏡外科雜志.2005:10(3):129-130.
22. 后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腎蒂淋巴管結扎治療乳糜尿.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5; 26(3):180-183.
23. 腹腔鏡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9例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 5(6):421-423.
24. 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上腺囊腫15例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 5(6):431-432.
25. 后腹腔鏡與開放離斷性腎盂成形術的臨床效果比較.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 20(9):517-520.
26. Survivin、CyclinD1和Ki67蛋白在腎上腺皮質增生及腫瘤中的表達.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 34(2):229-231.
27. 膀胱移行細胞癌E鈣粘連素基因啟動子CA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腫瘤復發的關系.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 22(1):9-11.
28. 腎上腺皮質癌19例報告.臨床外科雜志.2005; 13(5):304-305.
29. 腹腔鏡氣腹對腹腔及腹壁組織透明質酸含量影響的實驗研究.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5; 20(3):165-168.
30. TH蛋白和枸櫞酸對尿草酸鈣結晶動力學的影響的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 15(10):1496-1499.
31. 曲古抑菌素A對膀胱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 15(7):993-996.
32. 淺表性膀胱移行細胞癌復發與CDH1基因啟動子C/A編碼區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關系.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 22(7):868-870.
33. Survivin及Caspase3在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與凋亡的關系.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 34(1):57-60.
34. 后腹腔鏡包膜下腎切除術治療嚴重感染粘連性無功能腎(附1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2004; 25(5):296-299.
35. 后腹腔鏡技術活體親屬供腎切取的可行性研究附1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3):165-167.
36. 腹膜后腹腔鏡手術治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130例. 中華外科雜志.2004; 42(18):1093-1095.
37. 腹腔鏡技術在泌尿系腫瘤中的應用.醫學新知雜志. 2004; 14(1):1-3.
38. 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治療早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經驗附1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9): 516-518.
39. 二氧化碳氣腹對生理功能的影響.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4; 19(3):129-131.
40. 腎嗜酸細胞腺瘤1例.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4; 19(4):207.
41.腹腔鏡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治療上尿路腫瘤.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 18(11):653-655.
42. 后腹腔鏡腎蒂淋巴管結扎術治療乳糜尿(附六例報告).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 24(2):90-92.
43. 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26例.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6):327-329.
44. 后腹腔鏡離斷性腎盂成形術(附22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12):707-710.
45. Experience in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A Report of 30 Cases.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3; 2(3):156-159. English.
46. 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3; 18(3):163-164.
47. 上皮鈣粘素基因啟動子CA單核苷酸多態性與膀胱癌的關系研究.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 24(6): 417.
48. 腹腔鏡和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與開放腎上腺手術的療效比較(附93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2; 23(6):332-334.
49.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行根治性腎切除術的效果比較(附33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2; 23(2):97-99.
50. 后腹腔鏡腎癌根治術的技術改進及臨床效果(附3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 17(8):402-404.
51. 經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鏡活體親屬供腎切取術(附2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2; 17(9):449-451.
52. 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臟腫瘤5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2; 17(12):649-650.
53. 超聲刀在后腹腔鏡腎上腺部分切除術中的應用.江蘇醫藥雜志. 2002; 28(6):403-404.
54. 陳忠,張旭,宋曉東,等.腹膜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附10例報告.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2; 7(1): 14-15.
55. 腹腔鏡陰道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1; 16(9):419.
56. 腹腔鏡與開放性腎囊腫去頂術的比較(附30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1; 16(5):220-221.
57. 腹腔鏡行腎輸尿管全切三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1; 22(8):501.
58. 腹腔鏡腎切除17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0; 15(11):501-502.
59. 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23例報告.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0; 15(12):541-542.
60. 聯用尿道電切鏡和腹腔鏡行膀胱袖套狀切除及腎輸尿管全切. 2000; 15(7):323.
61. 前列腺癌與雌激素受體基因啟動子甲基化關系的實驗研究.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0; 17(5):428-430.
62. 改良十一肋間切口用于腎及腎上腺手術.同濟醫科大學學報.1999; 28(1):71-72.
63. 腎實質腎盂分層切口治療復雜性腎鹿角型結石.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1999; 14(6): 250-251.
64. 游離腹膜移植尿道下裂成形術.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1999; 14(8):325.
65. 原發輸尿管癌2例誤診原因分析.實用泌尿外科雜志.1999; 6(2):126.
66. Anim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rgical Repair of Hypospadias by Free Peritoneal Graft. 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8; 18(3):180-182. English.
67. 前列腺增生癥淋巴細胞表型分析.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8; 15(2):136.
68.保留尿道恥骨后前列腺摘除術(Madigan術)43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7; 12(Supplement):34-37.
69. 三聚磷酸鈉、鋅、鐵對草酸鈣結石生長的抑制作用.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6; 13(4):245-247.
70. 三聚磷酸鈉、鋅、鐵對草酸鈣結石生長的抑制作用的實驗觀察.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5; 16(5):294.
71. 高特靈治療前列腺增生癥30例的臨床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4; 9(2):81-82.
72. ZHANG Xu, OUYANG Jin-Zhi, ZHANG Yong-Shang, et al. Effect of the Extracts of Pumpkin Seeds on the Urodynamics of Rabbits:An 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1994; 14(4):235-238. English.
73. 氟嗪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附60例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1; 6(4):193-194.
74. 南瓜子制劑對膀胱刺激征的療效觀察.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0; 5(2):91-93.
上一篇: 張謂 | 下一篇: 張仲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