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船山一生致力于詩、書、畫、造詣精深,其詩被譽為“蜀中之冠”,詩著四千余首,表現了他獨特的思想個性和藝術風格。對于詩歌創作,他主張抒寫性情,強調獨創,反對摹擬。詩作多描寫日常生活。作品較好的是一些紀游、寫景、題畫之作,如《嘉定舟中》、《瀘州》、《瞿塘峽》、《巫峽同亥白兄作》、《下新灘》、《空□峽》、《題李墨莊前輩歸槎圖》等。亦間有反映白蓮教起義和清軍腐朽的作品,如《出棧宿寶雞縣題壁十八首》、《鄉愁五首》、《庚申六月寄亥白兄成都》等。他的詩風清新自然,以七絕最勝,但有一部分詩篇情調沉郁。著有《船山詩草》20卷,清嘉慶二十年(1815)刊行;《船山詩草補遺》6卷,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兩書共收詩3000余首。1986年,中華書局將《船山詩草》(包括補遺)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出版,2000年重印。這是目前最完備、最通行的張船山詩集。
清人評論其詩“生氣涌出,沉郁空靈,于以前諸名家外又辟一境”,是“太白少陵復出”。書師米芾,險勁放野,別具一格。其畫,近似徐青藤(徐渭),不經意處,皆有天然,尤善畫猿、馬、鷹、鳥等,“墨猴”畫技藝尤精。傳世作品有藏于故宮博物院的《芍藥》扇等。楊守敬說其:“乾嘉間之書家,莫不胎息于金石,博考名跡,惟張船山,宋芷灣絕不依傍古人,自然大雅,由于天分獨高,故不師古而無不合于古”。
上一篇: 趙熙 | 下一篇: 張以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