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 )
女,1935年2月生,湖北省蘄春市人。?東方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是新中國 成立后培養的第一代舞蹈家。專門從事亞洲各國舞蹈的表演、研究和教學。曾七次赴印度, 10數次赴亞洲各國表演、考察、學習。1961年至1963年先后四次隨國家藝術團配合周恩來 總理、陳毅副總理訪問亞洲諸國。她表演的印度《拍球舞》、緬甸《古典雙人舞》、印度 尼西亞《面具舞》、柬埔寨《百花園中的仙女》舞等,受到這些國家的元首及廣大觀眾的贊 賞,還接受了西哈努克親王及王后授予的勛章。由于她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貢獻,1981 年獲印度達爾巴納藝術學院“戲劇榮光”學位,并被印度傳媒譽為“廿世紀的玄奘”。歷任 東方歌舞團獨舞演員,總導演,藝術指導,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 大代表,現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特邀理事。1991年7月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表演 藝術家稱號。?
女,1935年2月生,湖北省蘄春市人。?東方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是新中國 成立后培養的第一代舞蹈家。專門從事亞洲各國舞蹈的表演、研究和教學。曾七次赴印度, 10數次赴亞洲各國表演、考察、學習。1961年至1963年先后四次隨國家藝術團配合周恩來 總理、陳毅副總理訪問亞洲諸國。她表演的印度《拍球舞》、緬甸《古典雙人舞》、印度 尼西亞《面具舞》、柬埔寨《百花園中的仙女》舞等,受到這些國家的元首及廣大觀眾的贊 賞,還接受了西哈努克親王及王后授予的勛章。由于她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貢獻,1981 年獲印度達爾巴納藝術學院“戲劇榮光”學位,并被印度傳媒譽為“廿世紀的玄奘”。歷任 東方歌舞團獨舞演員,總導演,藝術指導,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 大代表,現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特邀理事。1991年7月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表演 藝術家稱號。?
上一篇: 張昌宗 | 下一篇: 張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