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郁達夫-亂世才子
著作書目
郁達夫戀情:
郁達夫感傷情調(diào)
郁達夫散文中的
郁達夫的散文創(chuàng)
郁達夫早期散文
郁達夫散文中的
郁達夫散文感傷
郁達夫妻兒近況
郁達夫故居
郁達夫雖然在散文中傷感得無以復加,但他也并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無論是傷感壓迫得他喘不過氣來的時候,還是幾乎墜入頹唐境地的時光,他的心中總有一個誘惑著他的理想。這個理想談不上崇高,也不具備多么深刻的內(nèi)涵,但對郁達夫來說,卻具有巨大的人生魅力,是推動他奮斗,創(chuàng)造的動力,這就是女人的愛。1927年郁達夫曾在日記中寫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引者注)的愛,那么此后的創(chuàng)作力更要強些。啊!人生還是值得的,還是可以得到一點意義的。”(《郁達夫研究資料》下花城出版社1985年第551頁。)在這之前,郁達夫在日記中還多次寫道:“我所要求的就是愛情”,“若有一個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若有一個婦人,無論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愛我,我也愿意為她死。” 女人,在郁達夫的筆下被圣化了,愛,在郁達夫的意識與情感中被神化了,于是,他在自己的散文中只要寫到女人,特別是美麗的少女,他的筆下就充滿了浪漫的詩意。在輪船上他見到一個“年約十八九的中西雜種的少女”,她的美,使郁達夫用近三百字來細細地刻劃她的外貌、衣著、姿態(tài),還有她那肉體蒸發(fā)出來的“香味”。最后禁不住在心中暗暗地想:“我頭上那一塊板,就是她曾經(jīng)立過的地方。啊啊,要是她能愛我,就叫我用無論什么方法去使她快樂,我也愿意的。啊啊,所羅門當日的榮華,比起純潔的少女的愛情,只值得什么?”郁達夫對女性的這神圣、癡想的情感,一方面當然是“自我”理想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有分明映射著五四人的發(fā)現(xiàn)的光芒。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中曾說過,女人和兒童的發(fā)現(xiàn),是歐洲近代文明的產(chǎn)物。而對五四時期的中國來說,對女性的贊美和癡愛,那就不僅僅是一種現(xiàn)代意識的表現(xiàn),也是對封建禮教最直接的批判,因為,女性在封建規(guī)范中,不是被當作會說話的工具,就是被當作玩物,從來沒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所以 ,郁達夫將女性作為自己的理想來追求,這種行為和藝術傾向,雖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備“崇高”的屬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識卻是鮮明可見的。
上一篇: 謝惠連 | 下一篇: 袁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