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作
【淮上有懷】
吳鉤結(jié)客佩秋霜,臨別燕郊各盡觴。草色獨隨孤棹遠(yuǎn),淮陰春盡水茫茫。
【江上竹枝詞(四首選一)】
東風(fēng)送客上江船,西風(fēng)催客下江船。天公若肯如儂愿,便作西風(fēng)吹一年。
【山行】
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水田放水聲。
【出池州】
桃花霧繞碧溪頭,春水才通楊葉洲。四面青山花萬點,緩風(fēng)搖櫓出池州。
【夜起岳陽樓見月】
高樓深夜靜秋空,蕩蕩江湖積氣通。萬頃波平天四面,九霄風(fēng)定月當(dāng)中。
云間朱鳥峰何處,水上蒼龍瑟未終。便欲拂衣瓊島外,止留清嘯落湘東。
【別夢樓后次前韻卻寄】
送子拏舟趁晚晴,沙邊暝立聽橈聲。百年身世同云散,一夜江山共月明。
空筏先登開覺路,錦箋余習(xí)且多情。镢頭半個容吾與,莫道空林此會輕。
【金陵曉發(fā)】
湖海茫茫曉未分,風(fēng)煙漠漠棹還聞。連宵雪壓橫江水,半壁山騰建業(yè)云。
春氣臥龍將跋浪,寒天斷雁不成群。乘潮鼓楫離淮口,擊劍悲歌下海濆。
散文
《登泰山記》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無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撸澜灾^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 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僻不當(dāng)?shù)溃圆患巴?/p>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時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
上一篇: 嚴(yán)復(fù) | 下一篇: 葉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