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國人物(
二、北魏王建
三、唐代詩人(
四、前蜀皇帝(
五、高麗太祖(
六、南京軍區政
七、福州大學教
八、成都中醫學
九、徐州市作家
十、鹽城市會計
十一、河海大學
十二、南京師范
十三、濟寧市公
十四、江西省上
十五、地震學會
十六、王建北京
十七、中國宏觀
十八、浙江教育
十九、北師大良
二十、西北師范
王建,生卒年不詳,北魏燕州廣寧郡廣寧縣(今張家口涿鹿縣)人。《魏書》有傳。
王建的祖姑是魏道武帝的親生母親,他的哥哥王迥也是朝中重臣。王建從政后,曾出使燕國,辭色高亢,為國爭光,回來后官拜左大夫,參與朝政。
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398年),北魏打敗后燕,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當時都城周邊因連年戰爭和自然災害,出現嚴重饑荒。朝廷給饑民發放300石賑災糧食。王迥經辦救災工作,他伙同其子從中貪污了100石的救濟糧,致使許多饑民餓死。王建得知這件事情后,十分氣憤,打算上殿控告王迥,結果被他的妻子擋住:“世間哪有弟弟揭發兄長的事啊?”王建說:“夫人差矣!春秋時代,衛國大臣石蠟為人剛正廉潔,他兒子石厚犯了國法,石蠟親自派人殺了他的兒子。東漢年間,冀州刺史蘇章在酒席上獲悉他的好朋友清河太守貪贓受賄,于是把他的好朋友依法判罪。今日如果不懲處王迥父子,對國不忠,于民不利,就連餓死的百姓在九泉之下也會痛恨我們的!”他的妻子一時啞口無言。
隨后,王建上殿揭發了王迥父子的貪污罪行。道武帝起初也想袒護王迥父子,只敕命免去王迥的職務。王建不依,又犯顏直諫:“法律非陛下一人之法,決不能因為王迥是您的親戚就袒護他。您如果要做一代明君,就應該學習古代賢君執法不避親疏,將王迥父子判為死刑!”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王建這種秉公執法、大義滅親的精神深深感動,齊奏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迥父子罪應伏法。”由于王建大義滅親,因而史書有言:“建兄迥伏誅,其訐直如此。”
王建還追隨道武帝拓跋珪征伐前秦和后燕等國,攻破20余部,升任為中部大人。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他率軍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打敗后燕慕容寶。拓跋珪打算挑選俘虜中的勇士擴充本部兵力,其余俘虜發給衣食遣送回鄉,讓天下百姓都知道北魏皇帝不虐待俘虜的政策。王建則認為,后燕已經徹底覆滅,收留俘虜是縱敵為患,不如斬草除根,全部殺掉。道武帝對他說:“如果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就不是吊民伐罪,而是斬盡殺絕。”部將卻認為王建言之有理,加上王建的一再堅持,就把4萬俘虜全部活埋了。不久,拓跋珪親率大軍進攻井陘、常山等郡縣,所到之處,敵軍自動打開城門投降。惟獨王建率領部隊攻打信都等城時,一連兩個月攻不下,兵士傷亡眾多。拓跋珪率部一到城下,敵軍馬上投降。在圍困和龍城時,城內守軍寧死不降。拓跋珪派人登戰車靠近城門喊話,勸說城內敵軍投降,敵軍在城上答道:“我們恐怕投降了還像參合陂的守軍那樣被活埋了。”拓跋珪聽了之后,啐了王建一口,王建很是慚愧。
北魏平定中山以后,封王建為濮陽公,后王建討伐烏丸有功,升任太仆,被拜真定公,后又官加封為散騎常侍,官位最高至冀州、青州刺史。
王建的祖姑是魏道武帝的親生母親,他的哥哥王迥也是朝中重臣。王建從政后,曾出使燕國,辭色高亢,為國爭光,回來后官拜左大夫,參與朝政。
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398年),北魏打敗后燕,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當時都城周邊因連年戰爭和自然災害,出現嚴重饑荒。朝廷給饑民發放300石賑災糧食。王迥經辦救災工作,他伙同其子從中貪污了100石的救濟糧,致使許多饑民餓死。王建得知這件事情后,十分氣憤,打算上殿控告王迥,結果被他的妻子擋住:“世間哪有弟弟揭發兄長的事啊?”王建說:“夫人差矣!春秋時代,衛國大臣石蠟為人剛正廉潔,他兒子石厚犯了國法,石蠟親自派人殺了他的兒子。東漢年間,冀州刺史蘇章在酒席上獲悉他的好朋友清河太守貪贓受賄,于是把他的好朋友依法判罪。今日如果不懲處王迥父子,對國不忠,于民不利,就連餓死的百姓在九泉之下也會痛恨我們的!”他的妻子一時啞口無言。
隨后,王建上殿揭發了王迥父子的貪污罪行。道武帝起初也想袒護王迥父子,只敕命免去王迥的職務。王建不依,又犯顏直諫:“法律非陛下一人之法,決不能因為王迥是您的親戚就袒護他。您如果要做一代明君,就應該學習古代賢君執法不避親疏,將王迥父子判為死刑!”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王建這種秉公執法、大義滅親的精神深深感動,齊奏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迥父子罪應伏法。”由于王建大義滅親,因而史書有言:“建兄迥伏誅,其訐直如此。”
王建還追隨道武帝拓跋珪征伐前秦和后燕等國,攻破20余部,升任為中部大人。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他率軍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打敗后燕慕容寶。拓跋珪打算挑選俘虜中的勇士擴充本部兵力,其余俘虜發給衣食遣送回鄉,讓天下百姓都知道北魏皇帝不虐待俘虜的政策。王建則認為,后燕已經徹底覆滅,收留俘虜是縱敵為患,不如斬草除根,全部殺掉。道武帝對他說:“如果按照你所說的去做,就不是吊民伐罪,而是斬盡殺絕。”部將卻認為王建言之有理,加上王建的一再堅持,就把4萬俘虜全部活埋了。不久,拓跋珪親率大軍進攻井陘、常山等郡縣,所到之處,敵軍自動打開城門投降。惟獨王建率領部隊攻打信都等城時,一連兩個月攻不下,兵士傷亡眾多。拓跋珪率部一到城下,敵軍馬上投降。在圍困和龍城時,城內守軍寧死不降。拓跋珪派人登戰車靠近城門喊話,勸說城內敵軍投降,敵軍在城上答道:“我們恐怕投降了還像參合陂的守軍那樣被活埋了。”拓跋珪聽了之后,啐了王建一口,王建很是慚愧。
北魏平定中山以后,封王建為濮陽公,后王建討伐烏丸有功,升任太仆,被拜真定公,后又官加封為散騎常侍,官位最高至冀州、青州刺史。
上一篇: 王績 | 下一篇: 王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