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為太守陳寵功曹,當職割斷,不避豪右。寵風聲大行,入為大司農。和帝問曰 :“在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 :“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主簿鐔顯拾遺補闕,臣奉宣詔書而已 。”帝大悅。渙由此顯名。州舉茂才,除溫令。縣多奸猾,積為人患。渙以方略討擊,悉誅之。境內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輒云以屬稚子,終無侵犯。在溫三年,遷兗州刺史,繩正部郡,風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實論。歲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從駕南巡,還為洛陽令。以平正居身,得寬猛之宜。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者,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群疑。又能以譎數發(fā)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筭。元興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醊以千數。渙喪西歸,道經弘農,民庶皆設盤桉于路。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為卒司所鈔,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見侵枉,故來報恩。其政化懷物如此。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
【譯文】
王渙字稚子,是廣漢郪縣人。年少時喜好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崇尚力氣和武藝,與強悍輕捷的少年交往頻繁。后來才改變了自己的志向,鉆研儒學,學習《尚書》,研讀律令,大體明曉了這些書典的主要旨義。他擔任郡太守陳寵的功曹后,對自己的職責認真負責,敢于決斷,即使對豪強大戶也決不留情。陳寵因而名聲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農。漢和帝問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辦法治理政務的?”陳寵叩頭回答說:“臣任用功曹王渙,讓他選拔有才能的人處理各種事物;又讓主簿鐔顯彌補糾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過是奉命宣讀皇上您的詔書罷了。”和帝十分高興。王渙從此后開始知名。州里舉薦王渙為茂才,并讓他做溫縣縣令。溫縣境內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為,長期以來成了當地人的大患。王渙采取策略加以討伐打擊,把他們全都殺了。縣境內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說自己是王渙的屬下,始終沒有人敢侵犯。王渙擔任了三年溫縣縣令后,升為兗州刺史,他嚴格地糾察鄙州所屬郡縣,聲名大震。后來由于考核妖言不實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渙隨從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為洛陽縣令。他嚴格要求自己,辦事清平公正,處理案件也寬嚴得當。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長期告狀,而歷屆官府所不能判決、按法律情理難以彰明、人們難以信服的案件,王渙無不弄清真?zhèn)危宄蠹业囊牲c。同時他還用巧妙的辦法,多次揭發(fā)和暴露隱密的壞人壞事。京城的人都稱頌嘆服他,認為王渙有神仙一樣的智慧和妙算。元興元年,王渙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沒有不嘆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資,前去祭奠釀酒,多達數千人。王渙的靈樞向西運回家鄉(xiāng),路過弘農縣,老百姓都在路旁擺設盤、碗加以祭奠。官吏問這樣做的緣故,老百姓全都說平常帶米到洛陽,被士卒衙門所盤剝,經常要損失一半,自從王渙任洛陽縣令,不再有官吏掠奪侵擾的事情了,所以來祭奠以報答他的恩情。王渙的政治教化令人懷念感激達到這樣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渙的恩德,在安陽亭西邊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著禮樂獻上祭品。
開放分類: 歷史人物,人物,文言文,中國歷史人物
“王渙”相關詞條: 什么是相關詞條 我來完善
王渙字稚子,廣漢郪人也。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為太守陳寵功曹,當職割斷,不避豪右。寵風聲大行,入為大司農。和帝問曰 :“在郡何以為理?”寵頓首謝曰 :“臣任功曹王渙以簡賢選能,主簿鐔顯拾遺補闕,臣奉宣詔書而已 。”帝大悅。渙由此顯名。州舉茂才,除溫令。縣多奸猾,積為人患。渙以方略討擊,悉誅之。境內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輒云以屬稚子,終無侵犯。在溫三年,遷兗州刺史,繩正部郡,風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實論。歲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從駕南巡,還為洛陽令。以平正居身,得寬猛之宜。其冤嫌久訟,歷政所不斷,法理所難平者,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群疑。又能以譎數發(fā)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筭。元興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醊以千數。渙喪西歸,道經弘農,民庶皆設盤桉于路。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為卒司所鈔,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見侵枉,故來報恩。其政化懷物如此。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
【譯文】
王渙字稚子,是廣漢郪縣人。年少時喜好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崇尚力氣和武藝,與強悍輕捷的少年交往頻繁。后來才改變了自己的志向,鉆研儒學,學習《尚書》,研讀律令,大體明曉了這些書典的主要旨義。他擔任郡太守陳寵的功曹后,對自己的職責認真負責,敢于決斷,即使對豪強大戶也決不留情。陳寵因而名聲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農。漢和帝問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辦法治理政務的?”陳寵叩頭回答說:“臣任用功曹王渙,讓他選拔有才能的人處理各種事物;又讓主簿鐔顯彌補糾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過是奉命宣讀皇上您的詔書罷了。”和帝十分高興。王渙從此后開始知名。州里舉薦王渙為茂才,并讓他做溫縣縣令。溫縣境內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為,長期以來成了當地人的大患。王渙采取策略加以討伐打擊,把他們全都殺了。縣境內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說自己是王渙的屬下,始終沒有人敢侵犯。王渙擔任了三年溫縣縣令后,升為兗州刺史,他嚴格地糾察鄙州所屬郡縣,聲名大震。后來由于考核妖言不實而被定罪免官。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渙隨從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為洛陽縣令。他嚴格要求自己,辦事清平公正,處理案件也寬嚴得當。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長期告狀,而歷屆官府所不能判決、按法律情理難以彰明、人們難以信服的案件,王渙無不弄清真?zhèn)危宄蠹业囊牲c。同時他還用巧妙的辦法,多次揭發(fā)和暴露隱密的壞人壞事。京城的人都稱頌嘆服他,認為王渙有神仙一樣的智慧和妙算。元興元年,王渙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沒有不嘆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資,前去祭奠釀酒,多達數千人。王渙的靈樞向西運回家鄉(xiāng),路過弘農縣,老百姓都在路旁擺設盤、碗加以祭奠。官吏問這樣做的緣故,老百姓全都說平常帶米到洛陽,被士卒衙門所盤剝,經常要損失一半,自從王渙任洛陽縣令,不再有官吏掠奪侵擾的事情了,所以來祭奠以報答他的恩情。王渙的政治教化令人懷念感激達到這樣的地步。人民思念王渙的恩德,在安陽亭西邊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著禮樂獻上祭品。
開放分類: 歷史人物,人物,文言文,中國歷史人物
“王渙”相關詞條: 什么是相關詞條 我來完善
上一篇: 衛(wèi)時敏 | 下一篇: 王孝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