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于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稅收思想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提出的經濟綱領之一。他提出的具體措施是在革命政權建立后,令地主自報地價,國家向其抽1%的地價稅,“并于必要時報價收買之”,以后土地增值部分則全部收歸國有。他認為,征收地價稅還可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私人永遠不納稅,但收租一項,已成為地球最富之國”,“把幾千年捐輸的弊政永遠斷絕”。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他對農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于晚年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孫中山主張通過征收直接稅節制私人資本,同時大力發展國家資本,建立一種“國家社會主義”。征收直接稅,就是采用累進稅率,多征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改變國家財源主要取之于農民和商人的舊稅法。孫中山還主張輕稅促商,促進貨暢其流。他對清末厘金稅的弊政深惡痛絕從為厘金“處處斂征,節節阻滯,商賈為之裹足,負販從而怨嗟。如此而欲百貨暢其流,豈不難乎?”他指出“只有輕稅保商,財源自足”。
天下為公
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于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先生名言
君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
物色有志學生,結為團體,以任國事。
凡百事業,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遲,利益愈大。
疾風然后知勁草,盤根錯節然后辨利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
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時之榮,志節者萬世之業。
惟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學者貴知其當然與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謂為學。
自己應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應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進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實行。能實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進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于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稅收思想
平均地權是孫中山提出的經濟綱領之一。他提出的具體措施是在革命政權建立后,令地主自報地價,國家向其抽1%的地價稅,“并于必要時報價收買之”,以后土地增值部分則全部收歸國有。他認為,征收地價稅還可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私人永遠不納稅,但收租一項,已成為地球最富之國”,“把幾千年捐輸的弊政永遠斷絕”。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他對農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于晚年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孫中山主張通過征收直接稅節制私人資本,同時大力發展國家資本,建立一種“國家社會主義”。征收直接稅,就是采用累進稅率,多征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改變國家財源主要取之于農民和商人的舊稅法。孫中山還主張輕稅促商,促進貨暢其流。他對清末厘金稅的弊政深惡痛絕從為厘金“處處斂征,節節阻滯,商賈為之裹足,負販從而怨嗟。如此而欲百貨暢其流,豈不難乎?”他指出“只有輕稅保商,財源自足”。
天下為公
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于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先生名言
君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
物色有志學生,結為團體,以任國事。
凡百事業,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遲,利益愈大。
疾風然后知勁草,盤根錯節然后辨利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
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事功者一時之榮,志節者萬世之業。
惟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學者貴知其當然與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謂為學。
自己應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應為之事,勿待明日。
古人進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實行。能實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進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上一篇: 孫原湘 | 下一篇: 孫楚 |